基于文献研究桑寄生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固冲任、安胎元的功效。本文通过系统整理桑寄生的配伍规律、临床应用等,梳理、分析两代医家运用桑寄生的理论与经验,为桑寄生在临床中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能够更好地进行合理的配伍并发挥积极地治疗作用。
  方法:①数据来源以及处理:主要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数据采集源。将中医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制定桑寄生方的录入标准,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桑寄生方的相关内容,分别对桑寄生的药物配伍频数、配伍药物的功效、治疗的常见疾病在Win10系统建立Excel表进行频数统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对桑寄生方中出现较高频次的药物和常见疾病加以论述,以探讨桑寄生的常用药对、配伍规律。②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整理历代本草及中国知网CNKI检索古代文献中桑寄生的相关文献、桑寄生的主治、功效配伍等相关内容,检索现代文献中桑寄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一步分析总结桑寄生治疗疾病的相关配伍药物规律。
  结果:通过频数分析得到临床中与桑寄生配伍药物的频数分布特征,以功效分类、疾病分类提炼总结出常与桑寄生配伍的高频药物与相应的主治病证范围。《中医方剂大辞典》共记载方剂15430首,通过查找含有桑寄生的方剂为517首,占总方的3.35%。
  1.涉及到配伍的药物455种,频数包含3次及3次以上的药物为293种,高频药物有当归290频次,占4.00%;甘草212频次,占2.92%;川芎185频次,占2.55%;人参154频次,占2.12%;肉桂135频次,占1.86%;熟地128频次,占1.77%;茯苓124频次,占1.71%;川断123频次,占1.70%;白术121频次,占1.67%;牛膝118频次,占1.63%;独活117频次,占1.61%;防风113频次,占1.56%;芍药110频次,占1.52%;黄芪108频次,占1.49%;杜仲101频次,占1.39%;
  2.涉及到配伍药物功效的分类有补气药680频次,占9.01%;补血药656频次,占8.69%;发散风寒药424频次,占5.62%;补阳药398次,占5.27%;温里药350次,占4.64%;理气药343次,占4.54%;活血止痛药326次,占4.32%;祛风寒湿药303次,占4.01%;活血调经药263次,占3.48%;清热凉血药204次,占2.70%;息风止痉药191次,占2.53%;补阴药188次,占2.49%;利水消肿药173次,占2.29%;清热燥湿药142次,占1.88%;化湿药139次,占1.84%;发散风热药124次,占1.64%;养心安神药111次,占1.47%等。
  3.桑寄生方治疗的疾病有妇科病症232方,比例达44.96%;骨科病症103方,比例达19.96%;肿毒病症43方,比例达8.53%;虚劳病症28方,比例达5.43%;中风病症24方,比例达4.65%;情志病症13方,比例达2.52%;高血压、高血脂病症13方,比例达2.52%;脱发、脱眉、白发、头风10方,比例达1.94%;脾胃病症4方,比例达0.78%;五官病(眼、耳、牙)6方,比例达1.16%;惊风、癫痫5方,比例达0.97%;跌打损伤6方,比例达1.16%;心病6方,比例达1.16%;男性病(遗精、无子)病6方,比例达1.16%;蛊毒疾病3方,比例达0.58%;麻风疾病2方,比例达0.39%;
  结论:
  1.通过对所录桑寄生方的收集与整理,桑寄生与当归、川芎、人参、肉桂、熟地黄、川断、牛膝、白术为常用的药对配伍。
  2.与补气类药、补血类药、发散风寒类药、补阳药、温里药、理血调经类药、补阴药等配伍应用为其主要的配伍规律。
  3.通过对所录桑寄生方的整理,桑寄生方治疗疾病的范围比较广泛。与补气药人参、白术构成常用药对,有补气安胎功效,用于妇科气虚胎动不安等症;与补血药当归、芍药、熟地、阿胶等构成常用药对,发挥其补肾益肝、养血安胎、调经止血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胎动不安、月经不调等;与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等构成常用药对,发挥其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与补阳药续断、杜仲、菟丝子、淫羊藿等构成常用药对,发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型腰膝痿软、胎动不安、关节不利等;与活血调经药牛膝构成常用药对,发挥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功效,治疗肝肾亏损痹痛日久,腰膝酸痛、骨质疏松、高血压;与温里药肉桂、附子等构成常用药对,发挥其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与活血化瘀药川芎构成常用药对,发挥其活血调经、祛风止痛功效,被用于治疗血瘀型月经不调、骨科病证。桑寄生能治疗诸多疾病,体现了桑寄生与各药物之间合理配伍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中西医循环理论的发展史,从哲学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两种理论形成的影响因素,明确两种理论形成过程与基本内容的异同,促进对中医气血循环理论本质的正确认识,为中西医理论的比较研究、融通途径,乃至临床实践等方面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以《马王堆古医书考释》《素问》《灵枢经》及《医学史》《心血运动论》等相关医学专著为主体;结合发生学研究法,把中西医循环理论回置于其得以发生
目的:对1990年至2019年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诊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存异求同,探索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规律,以期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确立规范的中医诊治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及文献参考。  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从文献地区来源、中医证型种类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宋金元时期有关阿尔茨海默病诊治的组方及文献记载,挖掘宋金元时期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病机、证候、常用药物的认识,补充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沿革,勾勒出其治法的演变规律。在收集整理宋金元时期医家辨治阿尔茨海默病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证治理论,揭示古代医家治疗该病的用药特点,完成对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方-药系统的整理和对其用药特点的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
目的:  本实验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根据体质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肾-唾相关理论,基于“恐伤肾”,建立大鼠肾虚体质动物模型,采用氢化可的松注射建立肾虚证候大鼠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肾虚体质、肾虚证大鼠一般情况,肾脏形态与组织的HE染色变化;从蛋白角度探讨唾液中胱抑素C、β2-MG含量改变,以及补肾中药六味地黄丸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干预作用,为临床开展体质的无创伤辨识技术与肾虚性疾病的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肾虚模型和补肾中药治疗后各组大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及VIP-cAMP-PKA信号通路的变化,探索肾与唾相关的内在分子机制及补肾药的干预作用,为“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现代化研究、临床开展相关疾病唾液微观辨证和无创伤诊疗技术及其防治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分别采用灌胃甲状腺片(45mg/100g )和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100g)的方法制备肾阴虚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在此基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神经病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功能行为学等多个层面,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个方面,从整体上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行为、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脑组织内TNF-α、IL-1β及TLR4等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而探讨仙鹤草水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在体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仙鹤草组、仙鹤草水提取物组及尼莫地平组五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模型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从肠神经系统角度探讨硝菔通结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方法:1.随机将SD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运用大黄粉混悬液递增剂量三轮循环法对造模组大鼠进行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根据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判断造模是否成功。  2.造
目的:探讨葛根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1.实验一:选取8周清洁级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空白组,大鼠模型组主要采取以单日空食,双日高脂高糖饲料,饥饱失衡的喂养方法进行8周饲养,并在高脂高糖饲养的第四周,进行50mg/kg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无菌注射大鼠腹腔部,建造DCM大鼠模型。在建模成功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血糖,并对大鼠的正常状态进行观测,采用ELIS
学位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神经元焦亡通路,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癫痫大鼠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利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法构建癫痫大鼠模型。Raice分级法评判实验大鼠发作等级,连续3次出现Ⅳ级或Ⅳ级以上,且痫性发作持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者纳入实验。行为学观察实验大鼠痫性发作情况;HE染色法观察实验大鼠海马组织CA1区形态结构变化;Nissl染色法评判实验大鼠海马组织CA1区
学位
目的:通过探讨小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大鼠胃黏膜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揭示小建中汤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理,为小建中汤方的应用推广提供实验支撑。  方法:60只SPF级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小建中汤低剂量组(3.5/kg)、小建中汤中剂量组(7g/kg)、小建中汤组高剂量(14g/kg)及硫糖铝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