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史的口述史研究

来源 :奠飞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c4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尤其重视体育外交工作。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作为我国田径事业的“中流砥柱”,建队六十余年,持续开展体育对外交流活动,承担起服务国家外交工作的重任,充当宣传中国体育精神的“传话筒”。其体育对外交流实践不仅是实现国家外交愿景的一大利器,更是提升田径耐力性项目成绩的关键一环。因此梳理其体育对外交流史,从历史进程中总结体育对外交流的特殊外交功能、体育对外交流对田径耐力性项目的发展作用,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口述历史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以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有过对外交流经历的运动员及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外交史、中国体育外交史的历史分期,依照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的实际行为将其分为六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友好交流期(1949—1965)、对外交流空窗期(1965—1973)、对外交流恢复期(1973—1979)、对外交流发展期(1979—1989)、对外交流“和平蓄力”期(1989—2008)、对外交流全面开放期(2008—至今)。在此历史分期框架上,对每个历史时期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体育对外交流重要事件进行简要回顾,分析体育对外交流在当时国家外交中的外交功能以及体育对外交流对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发展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首先,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始终服从国家外交工作需求。不同时期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的对外交流活动紧紧围绕国家整体外交目标展开,为实现不同时期国家外交愿景作出体育贡献。其次,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的外交功能的体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受时代背景、综合国力发展的影响,每个历史阶段体育对外交流所表达的侧重点不同。“社会主义阵营”友好交流期,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体现出“窗口”功能、“交友”功能以及政治表达功能。对外交流空窗期,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停止一切对外交流。进入对外交流恢复期,体育对外交流充分彰显了的“桥梁”功能、“定位”功能。对外交流发展期,体育对外交流突显了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西方文化沟通、扭转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的功能。对外交流“和平蓄力”期,体育对外交流呈现出展示大国担当、加深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情感认同的特殊功能。进入对外交流全面开放期,体育对外交流一是作为“纽带”联通世界、二是强有力助力竞走项目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三是体育对外交流作为中华文化表达的一部分传递中国声音。再次,从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史中发现,体育对外交流相较于其他外交形式具有特殊性:一是交流主体民主化;二是交流对象覆盖广泛;三是交流形式丰富多样;四是交流过程柔和,交流成果显著。国家间的体育交流是“低成本、低风险、显著成果”的,用以相较于其他外交行为的少量成本支出支撑体育对外交流活动,以实现提升国家外交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展示国家文化自信,拉近疏远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巩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种效果是其他外交形式无法替代的。另外,体育对外交流对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体育对外交流从训练方法、技战术角度促进了中国田径事业的发展:初期交流萌生专项意识,引进中长跑专项训练方法;进入上世纪70年代,交流恢复,队伍发现问题,加深对马拉松训练方法的反思,促进长跑技术的革新;改革开放,项目技术意识、选材标准及训练方法得到全面提升;21世纪,竞走项目认识深化,明确竞走项目国际话语权亟待提升;进入新时代,省马拉松队、竞走队全面形成系统训练体系,竞技成绩获得世界认可。最后,根据对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六个时期的体育对外交流功能体现及对项目发展的影响力分析的研究结论,对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为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体育力量;二是持续扩大开展体育对外交流工作,充分发挥体育对外交流的外交功能;三是全面提升省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队对外交流水平,深化体育对外交流特殊性;四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持续以体育对外交流促进云南省田径耐力性项目发展。
其他文献
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民族教育不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承担着脱贫攻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民族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大理州民族中学为田野点,大理州民族中学作为省内最好的民族中学之一,始终坚持着面向少数民族山区招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一直维持在80%左右,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成果。本文以教育口述史为方法,结合教师、学生的访谈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朱和风小说集《去远方》中的两个短篇小说——《灵台庙》和《小镇1971》作为翻译材料,以译者主体性为理论指导,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基础上,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此次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翻译文本的选择、对原文的理解与表达、翻译目的和策略的选择。译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选择具有一定中国文化色彩的文本进行翻译,通过阅读文本
学位
庾信为骈文大家。他继承了汉末魏晋以来的骈文写作技巧,将骈文的写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对庾信骈文的文体特征作出全面的考察,结论如下:第一章,分析庾信骈文的对偶。庾信发掘汉字音义潜能,构造难度系数更高的多重工对,打破同类词语限制构造异类对,使骈文对偶的密度和精度上超越前人。通过选用浅近简易的对偶辞格,强化相邻两联对偶的衔接,构造“意对”与“流水对”,拆分句意,交错使用散句与偶句,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插
学位
人口老龄化如今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在不断加深。中国早在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化速度也在加快。同时,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影响消费结构和劳动力禀赋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考虑到我国31个省份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于区域差异视角探讨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确
学位
教育实习对于汉硕生的培养和就业具有重大影响,教育实习问题作为专业硕士培养不可缺失的环节,备受学界和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汉硕生的教育实习陷入巨大困境,在此背景下,汉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提出的师资要求和汉硕生可进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免试认定的政策肯定给汉硕生在国内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和就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由此,各高校也开始积极探索汉硕生到国内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这一培养路径。对于汉硕生在国内
学位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就充分贯彻于实际军队工作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史、党史、军史,不断挖掘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宝库的相关成果是当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方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叶剑英高度重视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之于军队的生命线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叶剑英始终坚持将马克思列宁
学位
学术论文是促进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充当学术前沿的风向标。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洁凝练研究成果,揭示研究意义,因其自身文体的特殊性,成为语篇分析的焦点,并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以往与摘要相关的研究主要探究了该体裁的修辞结构(如语步分析)和语言特征(如复杂名词和句法复杂度),进而揭示了学术论文摘要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但鲜有学者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该体裁。此外,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层面
学位
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耕地无人管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是当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现有劳动力及返乡农民,对农村具有一定的情怀,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来源。为此,此类人员如何通过学习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当下应该关注的话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五位新型职业农民(WX
学位
本文基于Goldberg(1995,2006)的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Cx G),通过批判性文献阅读、田野调查和归纳、演绎分析法等方法,对现代汉语松滋方言和现代英语的非典型双宾构式的主要语义特征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中,重点分析比较了两种语言进入双宾式的动词语义次类、双宾构式的语义扩展、双宾动词的构式分布以及与格转换的限制条件,并试图对相关的异同点做出合理的解
学位
方树梅是20世纪著名的文献学家、藏书家,其目录学代表作《明清滇人著述书目》(以下简称《书目》)分经史子集四部,著录云南文献1583种,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是研究云南文献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体现了方树梅的目录学思想,极具学术价值。然而,由于这部书篇幅庞大,成于方树梅一人之手,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讹,如著录书名、卷数有误,如作者传记、书籍内容及版本存在问题,影响其学术价值。因此,有必要对《书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