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螟及其寄生蜂气味结合蛋白与桑叶挥发物的结合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5h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是桑树重大害虫,可在短时间内暴发成灾,严重制约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长期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桑螟,导致桑螟抗药性剧增、桑园环境污染以及家蚕药害等问题频发。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桑螟防治新手段迫在眉睫。近年来,以引诱技术和寄生蜂防治为代表的绿色害虫防治手段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推广应用,其核心均基于深刻揭示昆虫对气味物质的识别与感知机制、明确响应行为的靶标气味分子,继而成功应用于害虫引诱剂或寄生蜂产品的开发。迄今,已鉴定出一大批昆虫嗅觉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深入解析。然而,针对桑螟及其寄生蜂的嗅觉相关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极大地限制了桑螟新型绿色治理手段的开发。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桑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基于触角转录组鉴定获得关键嗅觉基因,体外表达纯化桑螟及其寄生蜂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并分析它们与桑叶挥发物的结合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分析OBPs与配体的结合模式,明确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利用昆虫嗅觉仪分析桑螟对气味物质的行为选择反应。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揭示桑螟及其寄生蜂的嗅觉分子机制提供重要参考,也可为开发基于昆虫嗅觉的新型害虫防治策略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桑树(育71-1)叶片中鉴定桑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并分析了桑螟OBPs蛋白与桑叶挥发物的结合特性,明确了桑螟虫害桑叶挥发物成分十六醛能够显著吸引桑螟雄蛾。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GC-MS检测,分别鉴定健康桑叶挥发物与桑螟虫害桑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α-蒎烯和β-蒎烯均是健康和虫害桑叶的主要挥发物,而β-罗勒烯、2-十五烷酮和十六醛是桑螟虫害桑叶的挥发物。利用原核表达体系,体外表达纯化获得2个桑螟的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binding proteins,GOBPs)Gpyl GOBP1与Gpyl GOBP4。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别测定了它们与56种配体的结合特性,Gpyl GOBP1可以与3种植物挥发物结合,与桑螟虫害桑叶挥发物十六醛的结合能力最强(Ki=2.29±0.18μM);Gpyl GOBP4可以与桑叶挥发物对特辛基苯酚等4种植物挥发物结合,且与植物挥发物法尼醇的结合能力最强(Ki=2.12±0.03μM)。行为选择实验显示,桑螟雄蛾能够被桑螟虫害桑叶挥发物十六醛显著吸引,暗示桑螟幼虫对桑树的危害与桑螟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之间存在联系,同时表明桑螟Gpyl GOBP1是其识别桑叶挥发物十六醛的关键靶标蛋白。2.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桑螟Gpyl GOBP1和Gpyl GOBP4蛋白与配体的结合模式,同时结合实验分析了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对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通过理论模拟与具体实验共同明确了桑螟Gpyl GOBP1和Gpyl GOBP4蛋白与配体结合的关键位点。利用同源建模分别构建了桑螟Gpyl GOBP1与Gpyl GOBP4蛋白的三维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Gpyl GOBP1和Gpyl GOBP4蛋白与配体的结合模式。通过分子力学/泊松-玻尔兹曼表面积法(molecular mechanics/Poisson-Boltzmann surface area,MM/PBSA)计算的复合体结合自由能均大于-20 kcal/mol,其中范德华力提供的能量贡献最大,静电相互作用与非极性溶剂化的能量贡献较弱,而极性溶剂化能则阻碍了复合体的形成与稳定。全氨基酸能量分解与计算丙氨酸扫描(computational alanine scanning,CAS)显示Gpyl GOBP1与Gpyl GOBP4的Phe12残基是它们与配体结合的重要氨基酸残基。利用定点突变手段构建突变体OBPs重组质粒,表达纯化获得突变体Gpyl GOBP1-F12A和Gpyl GOBP4-F12A蛋白。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显示,Gpyl GOBP4-F12A与β-紫罗兰酮的结合能力显著降低,2个突变体蛋白与其余配体则直接丧失结合能力,说明Gpyl GOBP1和Gpyl GOBP4蛋白的Phe12残基均是它们与配体结合的关键位点。3.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桑螟寄生蜂触角关键嗅觉基因。分别从桑螟寄生蜂混腔室茧蜂Aulacocentrum confusum和桑蟥聚瘤姬蜂Iseropus(Gregopimpla)kuwanae的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出84个和122个嗅觉基因,分别包括11个混腔室茧蜂OBPs(Acon OBPs)基因和11个桑蟥聚瘤姬蜂OBPs(Ikuw OBPs)基因。组织表达谱显示,9个混腔室茧蜂Acon OBPs(Acon OBP1-7、9和11)基因在其触角中高度表达,相对表达量可达1.6万倍;而7个桑蟥聚瘤姬蜂Ikuw OBPs(Ikuw OBP1-3、5、9-11)基因在其触角中高度表达,相对表达水平可达35万倍。利用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在桑蟥聚瘤姬蜂雌性触角和产卵器中均高度表达的Ikuw OBP6蛋白,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了Ikuw OBP6蛋白分别与56种配体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Ikuw OBP6仅与桑叶挥发物对特辛基苯酚具有结合能力(Ki=35.24±1.18μM)。上述结果表明,桑螟寄生蜂OBPs基因具有典型的触角表达特异性,暗示它们在桑螟寄生蜂触角中潜在的嗅觉功能;Ikuw OBP6蛋白可能是桑蟥聚瘤姬蜂识别桑叶挥发物的关键靶标蛋白,在其完成寄主定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综上,本文首次在桑叶中鉴定桑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并分别探究了桑螟及其寄生蜂OBPs蛋白与桑叶挥发物的结合特性,明确了能够显著吸引桑螟雄蛾的桑叶挥发物成分,为进一步建立利用引诱剂或寄生蜂产品防治桑螟的新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热声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能量转化装置,其具有无机械运动部件、无磨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低廉、无昂贵材料,使用绿色环保的气体工质(空气、氦气),可利用太阳能、工业废热等优点,在天然气液化、热声发电、热声制冷领域与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以船舶余热作为发动机热源,以行波热声发电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完成基于船舶余热的热声发电系统的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各部件对热声发电系统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
学位
电控空气悬架(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ECAS)能根据车辆行驶工况自适应地调节刚度和阻尼,以提升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车辆制动距离。悬架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都是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两个子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可以在充分发挥电控空气悬架优势的同时还能
学位
<正>起爆与传爆技术作为火工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物理能量与化学能量的相互转化,承担着爆轰能量引发、传递、控制等功能。作为武器装备中最敏感的始发含能单元,起爆传爆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能均有重要影响,其技术多学科交叉和应用多领域跨越的特点,凸显了火工品技术的基础性。
期刊
针对工程应用中如何确保含火工品类单机设备测试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软硬件结合的火工品测试方法。在地面测试系统硬件中采用火工品动态识别技术,在软件中增加火工品状态表征字。工程实践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火工品测试覆盖性的同时确保了测试安全,为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期刊
<正>火工品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单元及最敏感的含能首发单元,是武器装备能量转换的“开关”和能量传递的“放大器”(毫焦级输入引发兆焦级输出),其应用包括陆、海、空、天等全领域作战装备,其作用贯穿于武器装备从发射到完成功能的全过程。在武器装备多次技术变革中火工品都是重要推手之一。例如1817年英国发明的火帽,支撑了后膛枪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德国发明的军用电雷管,实现了破甲弹的瞬时起爆;在我国的“两弹一
期刊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接入到5G移动网络中,这势必会导致流量的暴涨,给现有网络带来严峻挑战,将微基站部署在异形杆件上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搭载5G微基站的异形杆件一般为圆锥或者棱锥杆件。其中多棱锥杆件的折弯可以看作是对等腰梯形样式的板料采用多个自由折弯组合而成,圆锥杆件的折弯则是利用大小端半径不同圆弧的上下模具通过多次折制最终得到一个圆锥杆件。折制多边棱锥杆件是通过控制上模具的行程来
学位
随着生物电阻抗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检测人体的各项指标,并取得良好的预期成果。目前市面上兴起了各种基于血液理化特性的血凝检测设备,但普遍存在样品消耗量大、灵敏度低等问题。因此,基于生物电阻抗原理检测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在病情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电阻抗技术和传统血凝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详细说明了这两种技术的测量方法及原理,并引出本系统所采用的生物电
学位
电磁继电器触点是完成各类开关电器信号导通以及关断的关键执行部位,在各种负载条件下(如阻性、感性、容性),触点熔焊粘接现象已成为影响电磁继电器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准确地评价继电器触点材料电性能参数的退化特征,实现对触点材料的可靠性优选。本文以银氧化锡触点材料为测试对象,设计了一种单工位触点材料电性能模拟实验测试系统,在阻性及容性负载条件下,实验研究了银氧化锡触点材料电性能敏感参数的退化规律以及
学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可生物降解材料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麦秸秆粉植物纤维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同时麦秸粉纤维本身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可以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补强材料。但是,因为麦秸粉表面含有大量的亲水性极性基团,与PBS共混制备复合材料相容性不佳。本文将从麦秸粉自身影响因素、麦秸粉表面改性、PBS基体改性三方面入手,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
学位
目的 获取火工品温湿度加速系数,建立温湿度双因素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方法 通过设计3种火工品不同温湿度加速条件下的加速寿命试验,定期取样进行性能测试,利用获取的性能数据和选定的温湿度加速模型,计算3种火工品的温湿度加速系数和湿度项反应速率常数,确定温湿度加速模型公式。结果 获取了3种火工品的温湿度加速系数和湿度项模型参数,初步建立了火工品温湿度双因素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