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古代居民牙齿情况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齿承载着许多人类生前的重要信息,作为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不易腐烂,因此在考古发现中,通常作为一种特殊的遗存得以保留,并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由此形成了以牙齿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牙齿人类学。对不同时期人类的牙齿形态、发育情况、口腔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与健康情况及各古代组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我国文明起源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拥有相对发达的史前文明,也是我国开展田野考古实践最早的地区之一。从早期的旧石器文化,到后李、北辛、大汶口、龙山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再到历史时期的岳石文化、山东商文化和齐、鲁文化。经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已经建立起相对系统和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相比于丰富的考古学研究,山东地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相对薄弱。目前该地区发现的史前时期人骨材料较为丰富,但历史时期的人骨材料发现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人种学方面,对于牙齿、疾病等相关研究仅占少数。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山东地区长期以来的考古工作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为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病理学和牙齿等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将从侧面展现古代人群的健康状况,饮食结构、行为模式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类型,为考古学研究提供线索。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牙齿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简史,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材料。第二部分,山东地区古代居民牙齿磨耗的研究。从位置、性别和年龄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五个古代组居民的牙齿磨耗情况,并对特殊磨耗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山东地区古代居民口腔疾病的研究。从位置、性别、年龄和程度等方面分别介绍各组居民龋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和牙结石的患病情况。第四部分,其他项目的观察和研究。分别介绍了山东地区各古代组居民生前牙齿脱落、先天性牙缺失、增生齿、钉型齿、第三臼齿阻生、牙齿形态异常、恒齿齿列存在乳齿、牙釉质发育不全和贫血等情况。第五部分,结语。对前四章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概括,并总结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文章以唐代河东道地区发现的111座隋唐墓葬资料为基础,结合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该地区隋唐墓葬反映的隋唐社会发展状况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唐代河东道地理范围大
目的系统评价川崎病发病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中迄今为止的川崎病与EB病毒关系的有关文献,纳入原始的研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
工业文明在短短数百年之间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奠定了科技文明快速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传统的工业被历史所
书信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一种应用文体,其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汉代书信主要载于传世文献和出土的简帛中,且书信数量多,内容广,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近年来出
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制裁著作权侵权行为,使受到侵害的著作权得以救济,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准确认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侵犯著
该文采用调查问卷和病例调查的方法,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实践指南》为研究对象,邀请来自全国29个地区187家医院医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差异。方法对符合要求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统计方法分析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
本课题以江苏汉代诸侯国墓葬资料为中心,对诸侯国的区域文化进行相关探讨。区域文化的形成本身是复杂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墓葬这类物质文化资料对江苏汉代诸侯国区域文化进行初
<正> 1979年七、八、九三个月,时值长夏秋初,出血热小高峰期间,我院中医科收治出血热15例,其中8例“湿温”类型。现就其辨证治疗略谈粗浅认识。病案举例例一杨××,男,28岁,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交通在给社会、经济等的发展提供极大助力的同时,一些在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和后期养护不及时出现的病害给公路交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