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影子银行由于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被广大学者关注。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规模且拥有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影子银行具有杠杆率高、透明度低及期限错配的特点,因此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我国金融市场由银行主导,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探讨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了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内涵,梳理了相关理论,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其次,本文从定量角度测算了我国影子银行1992-2014年的规模及增长率,并且从3个层面选取了10个指标测度了我国银行体系在1992-2014年的稳定性。再次,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实证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增长率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如何认识、如何监管、风险控制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而言,其稳定性不断增强。第二,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而是具有最优值,最优值为28.3%。当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小于最优值时,随着增长速度的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得到提高;当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大于最优值后,随着其继续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将下降。第三,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位于最优值附近且不断向其趋近,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发展速度有利于银行体系稳定。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一是理性认识影子银行;二是建立完善的宏观监管体系;三是建立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之间的防火墙;四是重视对高素质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国经济往来也飞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体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作为东道国还是投资国,国际直接投资都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巩固知识、发展思维、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功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为了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在对教材习题资源作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常常会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理论。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和我国国民经济内在因
血容量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快速准确的评估血容量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评估血容量的指标很多,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u
经管类本科教育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但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逐渐暴露出填鸭式教育盛行、理论与实践关联性不高、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等弊端。造成这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管理者长期以来都致力于风险的把控,只有控制好信贷业务的逾期、呆坏账,才能保持日常经营中资金的安全性,在确保流动性中获得收益,从而使银行
<正>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入的进行,大城市迁移增长人口的迅速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已为人们所关注。怎样认识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迁移人口性别状况对城市人口再生产带来的影响,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和预测都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对昆明市1985年的人口迁移变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基本上掌握了昆明市迁移人口的性别状况,为分析和研究迁移人口性别状况对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也为制订和实施昆明市人口发展的规划预测和人口政策提供了分析数据。 性别状况是人口再
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者的疏忽导致酒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怪味,严重影响了葡萄酒的质量,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酒中怪味及产生的原因,希望对葡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 一、引言 人口增多和减少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妇女的生育水平,它是人口变化的基础。妇女的生育水平受到生物学因素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工业化程度及卫生服务等因素对于生育水平都有重要影响。对这些因素国内外有关方面已作过大量研究分析,但是大多局限于单因素分析。由于上述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仅靠单因素分析显然不能正确阐明这些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程度。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用的信息,基于这些资料,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