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注意。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中国铁矿石消费正陷入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找出一条解决铁矿石困境的方法。本文通过国内铁矿石供需状况的分析,提出加强铁矿石供给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铁矿石消费的国际地位。
供需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最重要要素。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时候,会刺激市场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的时候,会促使市场价格下降。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就会自动调整,直到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达到均衡为止,这就是支配市场经济活动的供求定律。亚当斯密曾把它比喻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文章运用这一理论分析铁矿石的供求状况。
文章首先着眼于国内因素分析铁矿石的供求状况。第一,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与铁矿石需求的关系来分析铁矿石的需求状况。有理论表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对于铁矿石的消费量是不同的。本文收集了中国近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及其增长变化情况。用统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铁矿石消费数量的关系。通过研究铁矿石对经济发展的满足程度来研究中国铁矿石的供求关系。第二,通过研究钢材供求来研究铁矿石供求状况。铁矿石是钢铁行业最主要的原材料。研究钢铁行业供求情况对于研究铁矿石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中国的铁矿石资源的自然禀赋来研究。中国铁矿石资源人均占有不足,铁矿资源品位低,开采难度大,铁矿石资源先天供应不足。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国内铁矿石供给能力不足的现状。其次,分析进口价格影响下的中国铁矿石供求关系。
文章最后提出解决铁矿石这种困境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是加强铁矿石地勘投入,另一方面是加强铁矿石进出口管理。
本文运用于经济学基本理论,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统计模型来研究问题。文章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来源、意义、文章的研究方法、结构等内容。
第二章是基础理论内容。文章通过回顾经济学基本的供需理论,结合矿产资源的具体特点,分析矿产供需理论。分析了矿产需求函数、矿产供给函数、矿产需求供给规律等。
第三章是铁矿石的供求关系分析。文章从经济发展、钢材供需状况和铁矿石资源禀赋三个角度分析了铁矿石的供求关系。经济发展和铁矿石消费的线性关系,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铁矿石消费数量会以比经济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现有铁矿石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中国国内铁矿石供给当然是供不应求了。作为钢材生产最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铁矿石的供应不足是国内钢材供不应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量数据已经毫无疑问的表明了这一点。从铁矿石资源禀赋角度来看,铁矿石供给也不理想。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铁矿资源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另外,中国铁矿资源的地质勘查投入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后备资源不足,中国铁矿石进口数量的成倍增长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章是进口价格与铁矿石供求关系。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得出铁矿石价格随着进口数量的增长而提高。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势将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改变,进口国家弱势地位很难改变,中国进口铁矿石成本将不断提高。
第五章是改善我国铁矿石供求状况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是全文总结。介绍了论文的结论、创新点以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