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互文性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的小说创作受到英国文学传统、欧洲民间文化、19世纪女性作家群体、绘画艺术实践以及本人生活经历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写法上通过引用、用典、拼贴、戏拟等方式对他文本进行吸收借鉴,创作上独具一格,是互文性研究视野下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基于互文性视野,论文选取夏洛蒂·勃朗特的四部小说作品《教师》《简·爱》《谢利》以及《维莱特》进行研究,四部作品呈现出夏洛蒂·勃朗特在创作时对互文性手法的自觉运用,彰显了夏洛蒂非凡的创造性吸收能力,同时亦表达了她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及女性群体等的深切关怀。首先是梳理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世界的互文性构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主题的延续、人物类型的“再现”显示出作家创作的自文本互文性;二是通过对英国文学传统、女性作家创作以及欧洲文化传统的借鉴和吸收,显示出作家创作的跨文本互文性。其中,小说在表现现实生活以及抒发内心情感的创作方面分别与英国的戏剧传统、诗歌传统及小说传统互相指涉,对性别平等观念的呼吁以及对创作空间的尝试性突破与18、19世纪的女性作家创作互相指涉,对圣经、神话以及传说等典故的运用与欧洲传统文化互相指涉;三是通过提炼小说中人物、场景及意境中的“语象”与作家所接触的艺术图像中的“物像”相勾连,显示出作家创作的“语—图”互文性。其次是分析作家创作时的互文性策略——引用、用典、拼贴、戏拟。夏洛蒂·勃朗特在创作时对他文本的吸收和借鉴显示出多样性的特征。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明显互文痕迹的互文,比如对他文本的直接引用、拼贴等;一种是隐性的互文,比如对他文本的改造、对人物原型、故事结构的模仿等。这些互文痕迹显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广阔的阅读面和高超的创作技巧。最后,挖掘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互文性的建构价值。互文性注重文本生成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作家的阅读过程、创作过程以及文学批评阐释过程。因此,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互文性的建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作家个人阅读史的建构。对文本中他文本的辨析能够补充和完善作家的个人阅读史,把握作家阅读与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对“复调”的文本世界的建构。夏洛蒂的小说文本注重多声部的表达,主要体现为自文本对话、与他文本的对话以及与跨学科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在创作上的继承与超越;其三,对文学批评阐释空间的拓展。互文性本身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夏洛蒂的小说文本中囊括了众多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政治、历史、医学、艺术等等,尤其是在艺术方面呈现出“语—图”互文的特征。对小说中跨学科互文的阐析能够进一步拓宽小说文本的研究视野,提供多维阐释空间。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