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痔上黏膜环切术日间手术康复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日间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探讨最优的麻醉方法,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PPH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肌松药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肛周阻滞组(B组)、无肌松药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肛周阻滞组(C组),每组20例。A组:于穿刺部位L3~4或L2~3行腰硬联合穿刺,并给予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2.5ml,留置硬膜外导管,视术中情况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B组: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不再追加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药物输注量。术毕以0.5%罗哌卡因15ml行肛周局部浸润行术后镇痛。C组: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药物输注量。术毕以0.5%罗哌卡因15ml肛周局部浸润行术后镇痛。记录(1)一般情况: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BMI;(2)麻醉效果:记录每组患者术前(T0)、麻醉完成时(T1)、手术开始时(T2)、吻合器吻合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SBP、DBP、HR、SpO2,牵拉反应、手术时间、拔出喉罩时间;(3)术中肛周松弛情况;(4)麻醉期间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使用总剂量;(5)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手术结束后2、6、12和24 h进行疼痛评分,回病房后使用镇痛药情况;(6)记录患者术后尿潴留、寒战等不良反应;(7)记录患者术后当晚睡眠质量;(8)记录患者住院时间。结果(1)各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效果: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和C组。术前(T0)各组间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至T4时间段,三组生命体征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三组在TI至T3时间段的SBP、DPB、H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T3时间点,A组出现4例牵拉反应,均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诉轻微下腹部不适感。(3)B组手术时间,最短A组次之,C组最长,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患者拔出喉罩时间明显比C组快,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5)B组术中肛周松弛满意例数最多,A组次之,C组最少,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比C组用量大,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A组术后6、12、24h的疼痛程度明显强于B组和C组,A组与B组或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A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最高,C组次之,B组术后未使用镇痛药,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B组术后未见不良反应现象,A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40%,C组为10%,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寒战发生率为15%,C组寒战发生率为2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牵拉反应达20%,B和C组未出现,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B组患者术后当晚睡眠质量达“优良”者多于A组(15%)和C组(14%),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A组患者住院时间最长,B组患者均能在24小时内出院,三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肌松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肛周阻滞更适合PPH日间手术,麻醉效果优,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术后康复快,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AM)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蛋白Chibby的表达情况,分析EMT与Chibby之间的关系;探讨EMT与Chibby在A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AM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及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研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Ki-67、p6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影像学分级、病理分级及肿瘤复发等的关系,为GCTB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肿瘤科首次手术刮除获得的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99例,及瘤旁正常骨组织标本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其Ki-67及p63
研究背景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见儿童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安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virus A,CVA)16型被认为是导致HFMD的主要病原体。然而,近些年来以CVA6和CVA10为代表
学位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延长情况,分析患者因素、疾病因素和医疗机构因素对滞留时间延长的影响,并提出减少急诊滞留时间的可借鉴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文献研究法,选取广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急诊科就诊患者的数据,以6小时作为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延长的分界点,通过二分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急诊滞留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通过选择急
学位
目的:分析病灶大小、血流分级、超声造影各个参数等指标与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从中筛选出与周围型肺癌MVD有相关性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所筛选指标联合分析能否进一步提高超声反映周围型肺癌MVD的能力,为后续的超声无创性评估周围型肺癌MVD,进而早期评估肺癌疗效的研究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本研究对因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而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学位
背景:婴幼儿斜视是斜视患儿群体中较特殊的一种斜视类型。由于患儿年龄小,不能配合检查,若斜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并获得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后没有规律复诊,导致医生不能及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或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会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发育,甚至影响生活质量。但因婴幼儿斜视患儿回院复诊率低,导致了婴幼儿斜视中远期治疗效果欠佳。能否找到合适的办法,使得斜视患儿无需往返医院就能复诊,并能获得与在医院就诊相似的诊疗效果
目的探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序列(DWI)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预测细胞增殖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胶质瘤术前诊断分级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搜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术前可疑诊断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DWI、多体素1H-MRS扫描,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满足病理为胶质瘤的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