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电影是将戏曲艺术和电影手法融合于一体的艺术。戏曲是每个时代的镜像,而电影可以把时代和现实的缩影记录并保存下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和历史风貌。河南是戏曲大省,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的上映标志着河南戏曲电影的诞生,并从此步入了历史的舞台。河南的戏曲电影曾在全国获得较高的口碑和声誉,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段流传于民间。从河南戏曲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生活风俗、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因此,本文不仅是对河南的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对变迁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大潮的描摹。本文将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河南戏曲电影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影片体现出其时代的共性,即具有爱国情怀女英雄群像、新青年上山下乡、为集体主义奉献终身的精神;第二个时期是凋零的文革时期,这一时期以样板戏为主,河南戏曲电影销声匿迹代之以传统的科教片;第三个时期是河南戏曲电影百花复兴的时期,采用了革新的视听语言,以和为美的结局揭示了中国民族内涵的审美心理;第四个时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谷阶段。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戏曲电影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大众心理的不同异化了河南的戏曲电影;第五个时期即河南戏曲电影的新生阶段,戏曲艺术被肯定,并形成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里,对戏曲电影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潜在观众较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很多因素都制约戏曲电影的发展,河南电影集团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将传统的戏曲打造为时尚精致的艺术,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吸引青年受众人群,培养潜在的受众;二是注重社会舆论问题,对河南戏曲电影正确的舆论引导;三是打造一批戏曲的明星,制造名角效应;四是创造出更多的形式美和戏曲电影独有的亮点;五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寻求国际市场等。本文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对河南的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把每个发展阶段的河南戏曲电影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发展脉络、内容主题和艺术风格上发掘每个社会时期出现的相似的社会问题,以期达到从戏曲电影入手对社会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和主体诉求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对河南戏曲电影现状、发展和未来进行了宏观上的分析。为求新鲜的历史血液的融入,笔者对河南的戏曲电影界中几名知名导演和评论家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一手的资料,并融入社会学、女性主义、审美心理学、传播学、美学、戏曲观众学等多领域的理论,力图将理论与史论相结合,较为完整的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深层次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