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多裂肌退变的临床特点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腰椎多裂肌退变的临床意义、可能病因、临床特点及规律方法:1、选取360名25岁~69岁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与女性各180人,探究多裂肌的增龄性变化特点及多裂肌在男性、女性中的差异;2、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其相应节段患侧与健侧多裂肌退变情况;3、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资料,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1、在男性、女性中,多裂肌脂肪浸润比、双侧不对称性与年龄具有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脂肪浸润比逐渐升高,双侧不对称性逐渐加重,而肌肉的发达程度与年龄并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在25-54岁年龄段之间,女性的多裂肌脂肪浸润比明显高于男性,而在55-69岁年龄段之间,两者无显著差别。此外,在各个年龄段,虽然女性多裂肌横截面积小于男性,但男性与女性在多裂肌发达程度和双侧不对称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别。2、病程小于6个月的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与健侧的多裂肌发达程度(0.444 vs 0.440,P>0.05)、脂肪浸润比(0.171 vs 0.168,P>0.05)无明显差异。病程大于6个月的患者,患侧与健侧的多裂肌发达程度(0.435 vs 0.435,P>0.05)无明显差异,而脂肪浸润比(0.182 vs 0.169,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腰椎管狭窄组4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1.55±3.41;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0.38±3.30。两组病例在性别(卡方值=0.20;P=0.651)、年龄(Z=1.72;P=0.0846)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与对照组相比,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多裂肌肌肉发达程度较低(0.808 vs 0.866,P<0.05),脂肪浸润比率更高(0.264 vs 0.219,P<0.05),肌肉不对称性更明显(0.045 vs 0.0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多裂肌的退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脂肪浸润与双侧不对称加重,而不是肌肉萎缩。2、女性腰椎多裂肌的横截面积小于男性,但在多裂肌发达程度上两者无明显差异。3、男性与女性在多裂肌双侧不对称性方面无明显差别。4、在25-54岁年龄段之间,女性的多裂肌脂肪浸润比明显高于男性,而在55-69岁年龄段之间,两者无显著差别。5、病程较长(>6个月)的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引起患侧相应节段多裂肌的退变,这种退变以脂肪浸润为主。6、多裂肌的退变,包括体积减小、脂肪浸润增加以及双侧分布不对称,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以丙酮为光敏剂,研究了1,3-二甲基胸腺嘧啶(DMT)在溶液中的光[2+2]环加成反应,DMT在溶液中辐照二聚生成4种环丁烷型嘧啶二聚体,二聚体的比例与反应途径和温度有关:通过基态聚集体
针对带或不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详细地分析了单相故障断开相的恢复电压特性;对有并联电抗器补偿的超高压线路,分析了恢复电压中的工频分量以及由各储能元件形成的
【正】 胡总书记视察鄂西时提出了“要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自治州”的奋斗目标,州委、州政府提出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我市实际情况借鉴外
对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提出非线性L2鲁棒控制.给出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对速度和电流的准确跟踪,建立了误差系统的动态模型;将跟踪和干扰抑制归结为L2设
采用PPP模式建设综合管廊,可以有效解决前期投资大、政府资金短缺的矛盾,是实现综合管廊可持续建设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肯定了综合管廊的经济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结合某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实例,深入剖析了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扬尘、水体、土壤、噪声等污染类型,并围绕绿色施工理念,阐述了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技
本研究考察郊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种房风"现象,选取了W市近郊一个行政村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主要以访谈法、辅之以观察法和文献法来收集资料,从"种房"现象主体主观的角度,考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以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其特点是外周血中表现一系或一系以上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