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的语文体小说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是俄国形式主义著名的文论家、小说家。他的理论研究与散文小说创作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文体始终并行发展。什氏的散文小说具有鲜明的语文体特征,因此被俄国学界称为“语文体小说”。本文以体裁为切入点,以什氏不同类型的散文小说为研究对象,论述什氏散文小说的语文体特点,并着力探析什氏这种语文体小说创作的渊源及其对其他作家的影响。论文在结构上可分为绪论、论文主体、结语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在绪论里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总结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运用到的研究方法,及选题的创新之处和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什氏的散文小说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列举了斯特恩、罗赞诺夫对什氏的影响。什氏在题材的讽拟和陌生化创作手法上效仿了英国作家斯特恩,而在体裁的杂糅和语言的运用上与俄国作家罗赞诺夫相似。本章还从总体上梳理了俄国语文体小说的发展脉络,重点论述了巴赫金学派与形式主义学派之间的论争对俄国语文体小说发展的影响,并尝试概括俄国语文体小说的共性特点。第二章从内容层面探讨了什氏散文小说的语文体特点。什氏身兼理论家与作家的双重身份,其小说作品具备作家、主人公与理论家多重视角交叉叙事的鲜明特征,内容也复杂艰深,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在什氏的作品里,文学承载着理论,理论驾控着文学,二者彼此交融渗透为统一的整体。第三章从体裁的角度探讨了什氏散文小说的语文体特点。什氏的作品大多具有体裁杂糅的特征:《感伤的旅行》是将书信、文评、报刊政论和文学理论融为一体的回忆录;《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是将政治新闻、文艺学论争、理论思辨、回忆体记叙粘合在一起的特殊书信体小说;《马步》则是一部理论与文学巧妙共融的随笔札记。第四章论述了什氏对其他作家创作的影响,列举了谢拉皮翁兄弟、金兹堡等人对什氏语文体小说创作的继承与超越。卡维林的小说《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上晚会》在文风上效仿了什氏的自传体作品,但卡维林本人却并不完全赞同什氏的形式主义理论主张;女作家金兹堡在什氏的启迪下开始创作记录和随笔类作品,并在后期逐渐将创作重心转移到拓宽作品的主题意义上来。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梳理,指出了该项研究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维·苏·奈保尔是一位当今世界文坛十分引人瞩目的移民作家。他出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得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在英国
学位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提出一种用于评价公路-铁路联合运输货运枢纽选址方案的整数模型.模型中的四个主体为:货运枢纽经营者、交通运输网络设施规划者、客户、社会公众.介绍了可使全局目标优化的基
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和作家,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什氏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毫无疑问,要归功于他的文学才赋及其个性魅力
本文以二语习得专家Oxford,OMalley & Chamot,和Schmitt等人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以河南南阳理工学院和大连海事大学大三大四共142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
2014年9月19日—25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中国百名文化记者大理采风活动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举行,来自全国120多家媒体的149名总编和名记深入云龙、弥渡、洱
本文主要采用原型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以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和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的对比为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展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与神话中的女神的
文章目前针对输变电设备的电晕放电监测主要有人工巡查监测、脉冲电流监测、红外监测、超声波电晕监测和紫外监测等方法,而紫外监测在检测局部放电阶段、缺陷定位的精确度、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