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老年人群健康问题及其引起的疾病负担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研究表明,在各种老年慢性疾病引起的疾病负担中,由痴呆造成的伤残寿命调整年数(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可占全部疾病的11.9%。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来自《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报告》的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痴呆患者接近4700万,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7500万;在我国,2015年痴呆症患者人数约有950万,约占全球痴呆症患者的20%,而2030年痴呆症患者人数预计将超过1600万。认知功能损害是痴呆的重要早期表现,识别和发现影响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对延缓或防止老年人群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由各种原因导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的减退被称为认知损伤,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目前研究发现,除了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吸烟、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认知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睡眠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支撑着身体所有主要的生理系统,且在整个生命周期认知功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睡眠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白天过度嗜睡等,据统计大约有50%的老年人出现过睡眠问题。睡眠障碍作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非健康行为模式,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为探讨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本课题首先以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分析中老年人群夜间睡眠时长、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同时,利用前瞻性的数据,分析研究对象6年内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的变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睡眠因素(夜间睡眠时长、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为中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东风–同济队列,于2019年随机招募3292名退休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排除自我报告患帕金森氏病者(19人),最终纳入327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如吸烟状态、饮酒状态、睡眠状态(包括夜间睡眠时长、午睡时长)、体育锻炼]和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信息。其中,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进行评价,PSQI≤5定义为睡眠质量良好,PSQI评分>5定义为睡眠质量较差。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并以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MMSE评分<20分或初中及以上学历人群的MMSE评分<24分定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采用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状态、饮酒状态、体育锻炼和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变量,分析中老年人群夜间睡眠时长、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与MMSE评分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因素同上),分析中老年人群夜间睡眠时长、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对MCI发生风险的影响。同时,按照年龄(<65岁、≥65岁)、性别(男、女)、吸烟状态(从不吸烟、吸烟)、饮酒状态(从不饮酒、饮酒)和BMI(<25kg/m2、≥25kg/m2)对研究对象进行分层,在各亚组人群中分析夜间睡眠时长、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与MMSE评分及MCI发生风险的影响。此外,进一步探讨了夜间睡眠时长与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对MMSE评分和MCI发生风险影响的联合作用。此外,由于上述3273名研究对象中有2532人参与了东风–同济队列2013年的问卷调查,提供了2013年的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的信息,我们进一步在该部分人群中采用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状态、饮酒状态、体育锻炼和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变量,分析研究对象2013年至2019年间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的变化与MMSE评分和MCI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结果:横断面分析的研究结果提示,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的研究对象MMSE评分显著降低(24.7±4.4 vs.26.3±3.3,P<0.001);与午睡时长半小时以内([1-30]分钟)的研究对象相比,不午睡者MMSE评分较低(25.5±3.7 vs.26.3±3.3,P<0.001);睡眠质量较差者的MMSE评分低于睡眠质量良好者(25.4±3.6 vs.25.9±3.5,P=0.001)。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人群的MMSE评分显著降低[β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为-1.338(-1.705,-0.971),P<0.001]、发生MCI的风险显著增加[比值比(Odd ratio,OR)及95%CI为2.12(1.49,3.01),P<0.001];且分层分析发现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对MMSE评分的降低效应和增加的MCI发生风险在不同年龄(<65岁、≥65岁)、不同性别(男性、女性)、不同吸烟状态(从不吸烟、吸烟)、不同饮酒状态(从不饮酒、饮酒)、不同BMI分组(<25kg/m~2、≥25kg/m~2)的人群中均存在。与午睡时长在半小时以内的人群相比,不午睡人群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β(95%CI)=-0.413(-0.713,-0.112),P<0.001],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年龄≥65岁[-0.469(-0.862,-0.076)]、女性[-0.417(-0.788,-0.045)]、从不吸烟[-0.454(-0.786,-0.121)]、从不饮酒[-0.521(-0.856,-0.186)]和BMI<25kg/m~2[-0.370(-0.720,-0.021)]的人群中。与睡眠质量良好的人群相比,睡眠质量较差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β(95%CI)=-0.521(-0.778,-0.264),P<0.001],该效应在<65岁[-0.581(-0.969,-0.193)]、女性人群[-0.643(-0.967,-0.319)]、吸烟人群[-0.693(-1.246,-0.140)]、从不饮酒人群[-0.526(-0.816,-0.235)]、BMI>25kg/m~2的人群[-0.639(-1.097,-0.182)]中存在。此外,本研究分别以午睡时长半小时以内和睡眠质量良好的人群为参照,未发现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与MCI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关联。进一步评估夜间睡眠时长与午睡时长和睡眠质量对认知功能影响的联合作用,发现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且午睡[1-30]分钟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且不午睡人群[β(95%CI)=-1.546(-2.23,-0.861),P<0.001]的MMSE评分显著降低;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且午睡[31-60]分钟[β(95%CI)=-1.569(-2.290,-0.849),P<0.001]人群的MMSE评分显著降低、MCI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95%CI)=2.05(1.01,4.13),P<0.001]。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且睡眠质量良好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且睡眠质量较差者的MMSE评分最低[β(95%CI)=-1.652(-2.286,-1.017),P<0.001]、MCI的发生风险最高[OR(95%CI)=2.29(1.31,4.01),P=0.002]。此外,由于有2532名研究对象提供了2013年和2019年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的信息,我们进一步评估了6年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的变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发现与2013和2019年夜间睡眠时长均保持在[7-8)小时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由<7、[7-8)和[8-9)小时增加至≥9小时、以及夜间睡眠时长持续≥9小时的人群MMSE评分显著降低[β(95%CI)分别为-2.979(-4.777,-1.181)、-1.659(-2.872,-0.446)、-1.050(-2.041,-0.059)、-1.773(-2.780,-0.765),P值均<0.05];夜间睡眠时长由[8-9)小时减少至<7小时、≥9小时减少至<7、[7-8)和[8-9)小时人群的MMSE评分显著降低,β值和95%CI分别为-1.154(-2.003,-0.305)、-2.572(-3.758,-1.385)、-1.552(-2.550,-0.554)和-1.101(-1.862,-0.339),P值均<0.05。同时,相对于夜间睡眠时长保持[7-8)小时的研究对象,夜间睡眠时长由<7、[7-8)和[8-9)小时增加至≥9小时的人群发生MCI的风险均显著增加[OR(95%CI)分别为5.51(1.70,17.87)、2.71(1.11,6.62)、2.37(1.13,4.98),P值均<0.05];夜间睡眠时长持续≥9小时的研究对象MCI的发生风险相对于夜间睡眠时长保持[7-8)小时者增加了2.11倍[OR(95%CI)=3.11(1.52,6.37),P=0.002]。午睡时长改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午睡时长保持在半小时以内([1-30]分钟)的人群相比,午睡时长由0分钟增加至>60分钟人群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β(95%CI)=-1.421(-2.316,-0.525),P=0.002],午睡1小时以内([1-30]或[31-60]分钟)改变为不午睡和长期不午睡者MMSE评分显著降低,β和95%CI分别为-1.559(-2.467,-0.651)、-1.411(-2.245,-0.577)和-0.690(-1.327,-0.052),P值均<0.05;相对于午睡时长保持在半小时以内的人群,午睡时长由[31-60]分钟变化为不午睡的研究对象发生MCI的风险增加了1.22倍[OR(95%CI)=2.22(1.09,4.51),P=0.028]。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者的MMSE评分降低、MCI发生风险增加;与午睡半小时以内的人群相比,不午睡者MMSE评分降低;睡眠质量较差者相对于睡眠质量良好的人群MMSE评分降低。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且午睡[1-30]分钟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且午睡[31-60]分钟人群的MMSE评分显著降低、MCI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与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且睡眠质量良好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9小时且睡眠质量较差者MMSE评分最低、MCI发生风险最高。相对于夜间睡眠时长保持在[7-8)小时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由<9小时增加至≥9小时、以及夜间睡眠时长持续≥9小时的人群MMSE评分显著降低、发生MCI的风险显著增加;相对于午睡时长保持在半小时以内的人群,午睡时长由[31-60]分钟改变为不午睡者MMSE评分降低、MCI的发生风险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维持稳定、适度的睡眠时长(夜间睡眠[7-8)小时、午睡半小时以内),保障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中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发展。本研究为揭示睡眠因素对中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依据,但具体的生物学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中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本院接诊的68例中风康复期患者。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4,P=0.006);两
期刊
[目的]明确黄精植株构件的生长规律与地下部分各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动态。[方法]以2年生黄精为研究对象,黄精出苗后连续采样,测量根茎、新生根茎、须根、茎、叶、果实等构件的形态、数量和生物量,并测定地下部分各部位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结果]黄精出苗后根系生物量不断积累,地上部分出苗后40 d内迅速生长,之后大多生长指标小幅度增加,至8月左右地上部分茎叶有所脱落,10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回
期刊
为了真正还"菜地"给孩子,让幼儿成为种植活动的小主人,让种植园不再是一种摆设。我园以"全收获"理念为指导,追随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展了"我的小菜园"种植课程实践初探。使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发生了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式转变。
会议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最近提出的MAFLD定义来描述患者,比较两种定义(NAFLD和MAFLD)的诊断能力,同时比较MAFLD合并饮酒情况下的基本特征及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并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的患
期刊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对教师观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在教师的地位上,他认为人民教师是为青少年成长奠基的工作,是光荣的岗位、充满快乐和幸福的职业。在教师角色上,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潜力的唤醒者和激发者,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者,创造性教学的承担者,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者。在教师的职责上,他认为教师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落实“知识、能力、态度”的教学任务;实施整体性教学改革,造就“完整的人”。
期刊
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是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文化地位共同决定的,但在现实情境中,教师的文化地位往往会被忽视。当忽视教师的文化地位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会被拉低。当教师的社会地位被拉低时,不仅影响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影响教师的育人质量,影响社会的文化建设。所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地位是尊师重教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要从尊师视角出发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地位。
期刊
《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如何监督和保障父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既是法律实施的核心任务,也是推进家庭教育法治研究的重要议题。从当前父母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司法案件来看,父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面临诸多法律困境,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责任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家校社共育的责任边界尚未划定和家庭教育行政执法尚付阙如。为了破解父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法律困境,实有必要引入合作治理的思路,推进家庭教育责任
期刊
<正>办案要旨检察机关应立足“四大检察”职能融合发展的要求,综合选择最优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路径。当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权利人有诉讼意愿但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维权困难时,检察机关可积极探索通过民事支持起诉方式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通过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提升权利人诉讼能力、助力实现诉权平衡。同时,应依法能动履职,推动纠纷源头化解,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引导运用大数据技术等
期刊
行政公益诉讼经过试点后,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了四个受案范围。这并不意味着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仅限于此。原因在于“等”字的兜底从规范角度为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张提供合法性,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其监督范围也不会拘于一隅,且“公益”的内涵也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申请主体和功能定位来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且在实践中已有相关案件与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将证明商标保护纳入
期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注重加强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保护。刑事检察和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系统梳理当前相关法律监督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检察机关参与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有益借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