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外部均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中国的贸易顺差与GDP的比值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持续增长,最高峰达到过10%左右。出口部门强势的发展固然体现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但这种持续的动态的外部失衡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因此,要有必要研究解决中国外部失衡问题的最佳方案。目前国内研究中国贸易顺差问题以实证方法居多,主要在于估算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从而来检验中国国际收支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国贸易伙伴众多,外币种类多样,从国际收支整体宏观层面进行的一系列经验检验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且类似的计量检验都是基于国际收支弹性理论,所以也都是侧重于讨论实际有效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而本文则试图从理论上建立一个小型开放型经济模型,根据其模拟政策效果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考虑到中国正处于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而目前国内学者所建模型如发达国家学者所进行的研究一样,在资本存量处于均衡状态这一前提假设下忽略了资本因素。本模型的创新之处是引入了资本因素,并且考虑了资本调整成本,相比之下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更加完善。构建的经济模型纳入了三种摩擦:价格粘性(名义粘性),消费习惯和投资调整成本(实际粘性)。通过模拟政策,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调整经济至均衡的速度,还是这个过程中引发的经济波动率来看,快速调整汇率政策都是最优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相比价格政策,汇率政策保持了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进而经济在向均衡收敛的调整过程中剔除了价格粘性的影响,另外,快速调整汇率政策优于慢速调整汇率政策,则是因为快速调整汇率相当于给处于不均衡经济施加一次性冲击,而缓慢调整汇率政策则由于每期只将汇率向均衡汇率方向调整缺口的一小部分,即相当于给不均衡经济连续施加冲击。一次性冲击虽然幅度大,但是,由于实体经济存在消费惯性和投资调整成本,它相比连续性冲击引发的经济粘性持续时间较短,因而能更快更平稳的向均衡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