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对实现农业生产节水节肥及轻简化生产过程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供试作物,设置3个控释氮肥和普通尿素配施比例,依次为8:2(N2)、7:3(N3)和6:4(N4);2 种施肥方式,掺混肥料全基施(C,简称基施)和基施控释肥+追施尿素(T,简称追施);同时设不施氮(CK0)、单施尿素(基追比4:6,CK1)和单施控释肥(一次性基施,CK2)三个对照。探讨控释氮肥配施尿素的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对冬小麦生长、灌浆、产量、水分利用、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获得能增加冬小麦产量、提高水氮肥利用率的施氮模式。结果表明:(1)掺混肥料基施,随控释氮掺混比例增加,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适宜的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并在灌浆期维持较高水平。(2)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对地上部干物质累积起调控作用,TN2和CN3处理与CK1相比,显著提高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提高约8.79%;干物质累积过程表现为,掺混肥料基施促进拔节期以前干物质累积,基施控释氮+追施尿素增加拔节期以后干物质累积量。花后干物质增长量为3.98~5.16 t/hm~2,贡献率60.1%~64.56%,是籽粒质量形成的主要来源。TN2处理花后转运量和花后贡献率最大。(3)适宜的控释氮肥配施尿素的比例和施肥方式能有效调控灌浆特征参数和产量构成参数,优化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促进千粒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合理追施可保证灌浆物质来源更加充分,提高籽粒的起始生长势,协调库源关系,延长灌浆时间,对籽粒累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增加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时间和生长比率;掺混肥料基施处理,主要通过增大最大灌浆速率和推迟最大速率出现日提高籽粒质量,对籽粒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渐增期和快增期。(4)CN3和TN2处理产量最高,无显著差异。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为7:3 时一次性基施,在灌浆期,主要通过增大最大灌浆速率和推迟最大速率出现日提高籽粒质量,并通过分蘖数保证较高有效穗数,进而提高产量;基施控释氮+追施尿素,比例为8:2时可以保证较高有效穗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和缓增期的生长比率提高籽粒质量累积,并获得较优的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5)TN2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率均最优,较CK1分别提高42.41%、40.37%和15.15%,较CK2处理分别提高31.58%、31.58%和18.14%;且TN2处理土壤氮依存率最小,较CK1和CK2分别减少17.15%、13.82%,是氮肥利用最优的处理。(6)施氮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施肥方式、肥料比例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作物耗水量、水分及降水利用效率影响极显著。TN2处理较CK0、CK1、CK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8.59%、12.71%、9.3%,降水利用效率提高57.13%、14.53%、11.44%,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综上所述,适宜的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显著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和水氮利用过程。TN2处理的施氮模式在较高产量的同时,可获得就较高的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CN3处理的施氮模式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一次性施肥,可简化生产过程。因此在冬小麦生产过程中,从千粒重和水氮利用角度考虑,推荐TN2处理的施氮模式;从农业生产轻简化角度出发,推荐CN3处理的施氮模式,可在获得高产的同时节约劳动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