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下的男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性恋作为边缘群体,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尤其是男同性恋,特殊性行为使之成为艾滋病高危人群,以及所承受的传统生育压力,让男同性恋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更多顾忌。以同性恋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诸如不撸帝(Blued)、左拉(the L)、赞客(Zank)等的蓬勃兴起,为同性恋者寻找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大大降低了同性恋接近圈层的成本和提高了同性社交成功率。但群体聚集、共同诉求的集中爆发也带来一系列社交乱像,随着同性恋群体日渐“浮出水面”,社会褒贬不一。笔者不禁思考,在同性恋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背后,这些社交媒体建构了怎样的社交情境?基于这些社交媒体的同性恋圈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主要用户的同性恋者又是如何在这个圈子找到自我?因此,本文以目前中国最大的男同性恋社交媒体Blued为个案,基于一年半的Blued虚拟民族志调查和对该群体的不完全参与观察,结合20位Blued用户的深度访谈,来探讨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打造一个良好的的男同性恋社交,帮助男同性恋实现更好的身份认同。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在Blued所建构的社交情境下,男同性恋是如何实现身份认同的;这样的社会化媒体情境下的男同性恋身份认同困境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困境及打造健康的男同性恋社会化媒体。研究发现:首先,基于Blued社交情境的匿名性、垂直化和双网融合,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呈现暂时的身份解放、自我脱敏、身份表演的三种表征,并且男性恋的身份认同主要通过内向的自我认同重构与外向的社会认同强化来实现;再者,社会化媒体所带来的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困境主要是“封闭”社交圈层下的身份认同焦虑、社会化媒体构建的社交乌托邦破灭、异性恋霸权下的“全景监狱”;最后,笔者认为,提高用户身份认同自信与自我净化能力、利用社会化媒体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认同感和提高社会理解度和宽容度是解决男同性恋身份认同困境以及建构良好的男同性恋社会化媒体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世界范围内食管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九位,在我国居于第二位,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但食管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低于30
目前,绝大多数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LIC)固定相都是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极性有机物或无机物键合或者涂敷在硅胶等载体表面上而成的,其目的是,提高HILIC固定相的亲水性或稳定性,增强固定相的选择性和分离性能。自从HILIC概念被提出以来,多种类型的氨基类HILIC固定相也逐渐被开发出来。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以及季铵盐等极性基团
由现代青少年问题引发对生命教育的思考,并结合语文教育从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入手,对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天线是一门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抽象化,如方向图、回波损耗等概念不易理解。借助于HFSS和MATLAB两种仿真软件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目的:研究p27kip1和突变型p53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率。探讨两者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及外院32例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手
方法:对40例假性延髓麻痹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廉泉、三阴交、风池、翳风、完骨及舌下放血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和舌体运动功能,同时可以
数字科学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大满足了数据通信的需要,其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公司、学校和办公机构的数据、文件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除了日常课程外,还需要安排一些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而小学合唱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合唱,可以锻炼学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就是人的“解放”。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把人的“解放”过程区分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