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当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被证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并已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成功应用。红枣产业作为陕西省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在面对国内外来势汹汹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紧扣上述问题,选取陕西红枣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针对课题的特点,采用定性、定量有机结合,理论、实证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区位商指数对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布局,制定集群化培育方案,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除引言、结论和展望外,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理论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提炼出产业集群理论的优势,并结合红枣产业特点,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红枣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为下文的进一步研究开启了理论之门。基础篇:简述了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概况,分别从生产、贮藏加工、贸易三方面详细描述了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出目前该产业采用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出五大急需改进的问题:区域布局分散,产业规模小,集群化程度低;品种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品牌建设不到位,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政府及相关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实证篇:结合理论与实际,探讨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能性,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创新之处。首先从技术可行性角度出发,选取产业集群集聚度测量指标——区位商指数,对陕西红枣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判断陕西红枣产业的专门化率,识别其能否形成集群效应。又分别从经济可行性角度和社会可行性角度定性分析了陕西红枣产业走集群式发展道路的可能。同时,提出了三点对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因素。思路篇:通过上述一系列分析结果,为陕西红枣产业未来发展献策——集群化,此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遵循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按照短期、长期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了区域布局,即重点发展陕北黄河沿岸及无定河流域优产红枣区和关中渭河及泾河流域优产红枣区,设计了集群培育方案,包括优化生产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和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同时,为保障方案的有效实施,提出以下六点措施建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增强集群影响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集群竞争力;加大配套服务支持力度,优化集群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检测和信用体系。
其他文献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于2011年8月出台了一份有关临床试验监查的指导原则草案(Guidance for Industry Oversight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s-A Risk-Bas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种制度创新形式,业已成为吸引外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取得辉煌
近年来,民营企业不断上市,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从民营经济区域情况发展来看,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四省的民营经济都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各省民营经济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干旱监测,尤其是遥感干旱监测,一直是科学界公认的难题。本文对传统
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景气从2010年2月开始进入新一轮短周期的收缩阶段且可能持续到2012年1季度,年内经济运行呈缓慢下降走势。预测全年GDP增长率为9.3%,物价上涨趋势于7月
汞是一种高毒性且在环境中污染相当普遍的重金属离子,汞接触可不同程度地对健康造成一系列有害影响,如大脑损伤、肾脏衰竭、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损伤。汞在工厂污水、固体垃圾、
目的:探讨益精补肾汤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有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证属肾虚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益精补
通过对货车RD2型轮对压装过程进行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对轮对压装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压入速度和公差对压装压力曲线,最终压装压力以及轮毂孔,轮座之间的结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减轻了农民对土地的压力,同时促进了城市经
自上世纪末,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作为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提出的又一新型的农业经营制度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其自身在“小农户”与“大市场”嫁接的天然优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