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始于惊奇和反思,牛顿以前的哲学都是将自然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科学从哲学母体分离出来后,对自然的好奇探索则由科学来承担,哲学转而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对人类创造性的肯定还局限于艺术家的活动。只有到了科技越来越成为改变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人类将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创造活动和技术创造活动纳入哲学的考查范围,哲学的创造显现才成为可能。在当今创造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体,以新的视角对“创造”进行反思成为这个时代的热点。因此,哲学创造显现的研究对于科学哲学,特别是技术哲学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定义的创造是指人的创造,显现即事物存在并必然被人感知。西方哲学史“创造”从被忽视到显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回顾古代和基督教时期创造的“神创论”背后的人,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神创论”如何开始动摇;得出柏格森对创造问题的研究,是“创造”显现的标志的结论。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创造”的显现原因进行了逻辑分析:即从哲学本体论逻辑——哲学对人的本质追问所显现的创造本质;哲学认识论的依据——从认识主体到创造主体,创造实践活动纳入认识对象——对技术和人工物的关注。主体创造能力、创造动力以及实践创造主体共同揭示了人的创造本质。笛卡尔确立了理性主体地位,洛克白板理论强化了认知主体的经验力量,康德理性的极致标志认知主体向创造主体过渡,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观对创造主体实质内容的丰富,至此从认知到实践的主体能力显现;弗洛伊德的人本能蕴藏着创造本能,尼采的权力意志彰显创造的激情,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解析人的创造本源,这些使得主体创造动力显现。马克思主义感性的物质生产确立实践创造主体从更高层次上揭示了人的创造本质,为“创造”的显现提供前提。哲学史上与创造思维有关概念的研究成果,构成理性思考与感性直觉协同的创造思维形式的逐渐显现的历史过程。数学、逻辑思维的研究促进了创造思维理性形式显现的可能,对想象的研究标志着非逻辑思维形式显现的开始,而对感性直观的研究解决了创造形式显现的路径。哲学的认知对象由自然转为人工自然,由神转为人,人类的创造活动,特别是科技创造活动被纳入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是创造显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分析了科学哲学传统与创造的疑问,艺术哲学的传统与创造的天才论,指出技术成为哲学研究对象造就创造活动全方位考察,科学研究创造力对哲学创造概念继续显现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阐述哲学中“创造”显现的过程,不仅肯定了科学创造活动和技术创造活动在人类创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要反思这类创造活动的局限性,反思当今时代创造的彰显,是否反映了人性的某种缺陷,是否需要从人与自然的统一来协调人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