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室外蒸发器超疏水抑霜机理及性能实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集中供暖区域。北方区域因“煤改清洁能源”政策目前多采取空气源热泵作为清洁供暖新形式,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隶属夏热冬冷气候区域,冬季各户多采用分体热泵空调形式进行分户采暖。因此,空气源热泵在我国有着广泛应用的实际背景。但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低温多湿环境中使用时,其室外机换热器翅片上极易发生结霜现象,导致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严重结霜时甚至导致机组停机无法工作。空气源热泵室外机除霜已刻不容缓。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空气源热泵室外蒸发器翅片严重结霜问题,本文从研究结霜影响因素及霜层生长条件出发,改善了一种抑霜表面改性方法,从根源抑制霜层生长;基于超疏水抑霜机理分析,制备超疏水铝基翅片,针对超疏水翅片实用性(耐久性、自清洁性、排液性、耐腐蚀性)进行分析,并对超疏水铝基平片表面霜层初始生长阶段抑霜效果以及竖直超疏水铝基翅片抑霜/融霜效果展开相关实验研究。首先,对于超疏水抑霜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从液滴成核位垒角度出发,由于在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核的临界半径cr与临界相变能障(35)GC增大,致使冷凝液滴在超疏水冷表面上难以产生。依据冰桥传播原理,冷凝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冷凝速度较常规冷表面慢;由于空气进入超疏水表面微观微纳米孔隙中,导致冷凝液滴在超疏水冷表面上接触面积减小、接触角θ增大,可发生跳跃现象的临界半径CR较常规冷表面小,液滴频繁发生合并、弹跳、滚动、滑落现象,使得超疏水冷表面上的液滴覆盖率降低,超疏水冷表面上的液滴尺寸较常规冷表面小、数量亦少且位置分布不均。其次,本文采用化学刻蚀法成功制备出接触角达158.3°的具有表面微-纳二次结构的超疏水铝基翅片。通过一系列实用性分析实验验证得出超疏水铝基具有良好耐久、自清洁、排液、耐腐蚀特性,为超疏水铝基翅片实际应用于空气源热泵室外蒸发器奠定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基础。为测试超疏水铝基翅片的抑霜性能和融霜效果,本文搭建了一个模拟低温、高湿环境的强制对流可视化实验平台,以测试超疏水铝基翅片结霜和融霜效果。最后,为实验验证超疏水抑霜机理,本文开展了不同润湿性铝基平片表面霜层初始生长阶段实验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液滴只有在低表面能的超疏水铝基冷表面上才能发生自发弹跳;并且,造成超疏水铝基冷表面霜晶分布不均、大小不等、结构差异的初始因素为液滴的自跳跃现象,液滴的分布不均引起霜层分布的不均匀性。超疏水冷表面较常规冷表面上液滴冻结传播速率慢的多,冷表面温度越高,超疏水冷表面抗冻结性能越优。在室外相对湿度86%,风速1.3 m/s,铝基周围环境温度5°C,制冷温度-13°C的实验工况下,超疏水铝基平片冷表面开始结霜的时间较常规铝基平片冷表面上延迟165 s,常规铝基冷表面与超疏水铝基冷表面在结霜过程中的霜层覆盖率平均增速分别为0.643%/s和0.15%/s,超疏水铝基平片冷表面在结霜初始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抑霜性能。针对强制对流条件下超疏水竖直铝基翅片表面结霜过程中厚度、重量增长、生长速率变化情况,对翅片融霜时间、化霜水最终停留位置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为室外环境温度7°C,实验腔内测试环境温度为6.85°C,翅片迎风侧相对湿度91%、风速0.6 m/s,翅片背风侧相对湿度77%、风速0.73 m/s,制冷温度-18°C的环境下,超疏水铝基翅片结霜量为常规铝基翅片的69.84%,霜层的平均生长速率为常规铝基翅片的65.22%。在室外环境中超疏水铝基翅片霜层完全融化所需时间是常规铝基翅片的57.69%,且常规铝基翅片及超疏水铝基翅片上残留化霜水的比例分别为76.55%和28.70%,超疏水竖直铝基翅片在整个结霜/融霜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抑制结霜、快速融霜的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基于车载终端的增值业务快速发展,同时车内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数量增加,导致汽车内部网络复杂度提升,其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需求增加,致使车辆信息安全问题凸显。车载ECU作为车内主要控制元件,通过车载局域网络相互连接通信,具有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和发出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功能。一旦ECU遭受攻击,会直接给驾乘人员带来严重的生命安全
车流量统计是舒缓交通压力与智能管理交通等任务的基础,也是利用监控视频获取交通信息的途径,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和场景应用价值。本文以监控视频为研究对象,以双向车道车流量统计为研究任务,通过初步设计、优化改进、整合功能三步实现车流量统计目的。此方法可以了解到具体路段的车辆信息,为交通管理提供引流决策,防止堵塞情况发生,减少了不必要人工开支。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并实现车辆检测功能第一步,将UA-DETR
为研究混合燃料的雾化特性,本文在学校喷雾课题的基础上,从大量原始喷雾图像中筛选出图像清晰度高、真实反应喷雾特点的图像用于研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图像处理算法,最终开发出喷雾宏观特性参数测量程序,并应用此程序测量得到喷雾油束的宏观特性参数,为混合燃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本文的重点在于对图像处理算法及参数测量算法的研究。在图像降噪方面,研究对比了高斯滤波、双边滤波等算法,最终选取了
公路基础设施保有量巨大,路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养护需求快速增长;养护资金难以满足要求,预防性养护日益得到重视推广,但对预防性养护的效益评价和养护实施效果评价方面仍有待于研究。因此,需对沥青路面在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后的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和养护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准确合理采取养护措施。本文首先针对陕西省主要国省干线公路实施的预防性养护路段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和
交通信号灯检测和识别是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获得实际道路场景中交通信号灯的信息,能够为驾驶员或智能车辆减少操作失误和正确决策提供支持,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的发生。交通信号灯检测与识别是图像处理与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实际场景中交通路口的环境更为复杂、交通信号灯颜色多变且易受到光照和复杂场景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现有相关方法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检测和识别时不能很好的满足
作为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单车承担了居民的短途出行和接驳公共交通的功能,其市场在经历了爆发期之后,增速逐渐减缓,步入了精细化管理阶段。然而,机动车导向的思维习惯使得在城市规划阶段并未考虑到共享单车的规划管理,共享单车仍存在着明显的潮汐效应、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出行选择。因此,本文对共享单车出行特征进行挖掘,探究城市建成环境与共享单车的反馈机理,为单车时空资源平衡与城市
随着车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移动和传感设备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计算任务。由于车辆本身计算资源有限,边缘计算成为趋势。目前边缘计算中计算任务的执行时延与成本往往较高,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任务调度策略来降低时延与成本。然而,现有的任务调度模型及策略较为单一,在策略上未考虑任务合理分配,模型上仅局限于时延或能耗的单一优化。总之,研究车辆边缘计算任务的合理分配,对于优化计算任务调度策略及其成本开销,增强
近年来,城市近郊休闲旅游类乡村深受城市消费人群的喜爱和关注,西安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近郊休闲旅游类乡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技术,其面貌得到明显提升,然而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需要对西安近郊休闲旅游类乡村发展进行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发展策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首先,梳理国内外乡村发展理论方面的研究、实践经验,为西安近郊休
园林题记在景观设计中渊源已久。目前,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建设和管理来改善与塑造景观环境,从而产生了书法景观。近些年,部分研究学者对书法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但是书法景观空间设计在国内外研究中却未涉及,长期以来针对它的思考却并未先于其本身出现。本论文在借鉴和运用书法景观、景观空间原理、视知觉相关理论基础上,以书法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文化主题公园为研究范围。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从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深大复杂基坑,基坑的安全稳定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桩锚支护结构在基坑中应用广泛,但由于黄土地质结构不同,岩土-桩-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变得非常复杂,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托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项目基坑工程,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等手段,研究了黄土场地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承载机理,在分析了支护参数敏感性的基础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