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和冲击载荷下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的动态响应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板材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满足实用性以及美观性的双重功能,因此被广泛覆盖在大型建筑物的外墙,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发生爆炸事故,玻璃作为典型的脆性材料极易发生破碎,高速飞溅的碎片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人们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相当重视。本文采用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空钢化夹层玻璃在爆炸和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规律。具体内容有:(1)采用弹道冲击摆系统和固定式的玻璃承载装置研究了中空钢化夹层玻璃在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中空钢化夹层玻璃整体的变形特点以及裂纹规律,详细讨论了PVB胶层厚度、中间空气层厚度、炸药量以及爆炸距离对中空钢化夹层玻璃整体抗爆性能的影响。(2)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了爆炸冲击波作用在中空钢化夹层玻璃上的动态响应过程,模拟采用LOAD-BLAST算法,并且使用单元删除法来反映裂纹的扩展规律,分析了炸药质量和爆炸距离对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破坏机理的影响,并且讨论了中空钢化夹层玻璃在不同计算工况下的裂纹扩展规律和破坏形态。(3)采用刚性落锤对中空钢化夹层玻璃进行了落锤冲击实验,冲击实验分为3种方案,实验结果分别描述了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破碎时的裂纹形态,并从冲击力载荷峰值、能量吸收率和应变方面对影响效应进行评估。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在保持中间空气层厚度一定的前提下,随着PVB胶层厚度的增加,试样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大;在保持PVB胶层厚度相同的前提下,随着中间空气层厚度的增加,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降低,抗爆性能逐步减弱。不同的炸药质量和爆炸距离对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的动态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保持爆炸距离不变,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的破坏程度随着炸药质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保持炸药质量不变,随着爆炸距离的增大,中空钢化夹层玻璃整体的破坏程度也逐步减小。(2)仿真模拟的计算结果与爆炸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随着炸药质量的增加以及爆炸距离的减小,中空钢化夹层玻璃表面径向裂纹和环向裂纹的密集度逐步增加,试样整体的破坏程度逐步增大。(3)对于中空钢化夹层玻璃,当冲击层玻璃及内层玻璃的厚度越大时,结构整体的强度越大,发生破碎所需的冲击载荷和冲击能量越大,对应的的抗冲击性能越强;对比方案1和方案2,在不考虑结构是否对称及总厚度是否相同的前提下,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的抗冲击性能随受冲击层玻璃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对比方案2和方案3,发现即使对于相同尺寸的玻璃板材和PVB胶层,二者的不同组合配置也会影响中空钢化夹层玻璃的整体性能,紧贴空气层两侧的玻璃越厚,试样的抗冲击性能越强。
其他文献
黄土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性和水敏性,当其处于天然含水率以及未经冻融循环作用影响时,能长期保持较高的强度,而随着含水率增加或者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其强度将大幅降低。季节性冻土区的上部土在大气温度周期性波动和水分变化的影响下,进行周期性的冻结和融化,在这个过程中,土体内部的物理力学性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黄土边坡的稳定性。而目前对于冻融作用对黄土性质的试验研究,只关注极端冻融温度和含水率影
新征程上,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需要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装配式住宅是未来乡村低、多层自建房的必然发展趋势。盒式连接具有安装效率高、连接节点质量检测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符合我国国情,在低、多层装配式住宅中应用前景广阔。就盒式连接装配式住宅而言,连接节点可靠的抗拔及抗剪性能是保证其受力性能与工程应用的关键。本文在盒式连接全装配式墙-板系列产品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盒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和产业化基地的不断涌现,实现了建筑业的工业化变革。然而,由于拆分的预制构件种类繁多,其通用性限制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成了实现装配式设计、生产、施工相互协调统一的关键。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更复杂,需要更加详细具体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通过创建BIM模型进行虚拟建造,能够提前预演施工方案,有效
随着建筑能耗占终端能耗比例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来降低建筑通风能耗已成为国内外建筑节能研究的热点。建筑太阳能烟囱通过吸热材料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其通道内空气,在热浮力的作用下驱动空气流动,是一种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自然通风的技术。目前对于建筑太阳能烟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参数和环境参数对其通风性能的影响,而针对太阳能烟囱效应与室内热源热羽流相互耦合作用的研究鲜有报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条件,综合考虑了岩土体的热物性差异和地下水渗流,通过Fluent建立了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利用建立的传热模型,对在地下水作用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岩土体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判断地埋管换热器最佳埋深的方法,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提供了依据。对地埋管换热器及其周围的分层岩土进行为期10年的模拟,通过分析岩土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为地
工程岩体是结构面和岩块的空间排列组合体。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不只取决于岩石性质,更主要受结构面的影响。而所有类型的结构面中,节理在工程岩体中存在的概率相对来说要高得多。目前地下工程一般建在完整岩体或断续节理岩体中,断续节理的存在使围岩的稳定性、变形特征和应力分布更加复杂,围岩的破坏往往是由于裂纹在节理间扩展贯通导致的。因此研究断续节理围岩的变形破坏对于地下工程实践意义重大。本文基于
换热器是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和暖通空调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设备,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降低泵功消耗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高效换热设备的设计和开发尤为重要,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传统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抗压性能强和加工制造易等优点,是高能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换热设备。然而,传统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于折流板在壳侧与换热管束呈垂直布置,存在壳侧压降大
粉细砂地层是地下施工中最常见的软弱地层之一,其颗粒松散,力学性能较差,在含水或动力扰动下具有自流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理很容易发生涌砂、地面沉降等灾害,对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治理粉细砂地层最有效且经济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浆。注浆法具有适应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由于粉细砂颗粒较小、结构较为密实,水泥等大颗粒浆液在粉细砂层中的扩散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前期
当今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供求矛盾与环境破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地热能因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开始被广泛利用,而利用地热能的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因优点极为突出,成为目前应用比较多的热泵系统,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地埋管换热器,其对整个系统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轻供回水管之间的“热短路”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多学者从换热器的结
太原市作为我国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之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再生水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再生水安全稳定地输送给需水用户就涉及到了配套管网的铺设问题,新建再生水输配管网耗时长且成本高,短时间内再生水的利用将受到制约。太原市的供热管网每年采暖期约为5个月,其余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配套成熟的供热管网在闲置期可被用来输配再生水,但必须保证输配过程中对供热管网没有任何损害性的影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