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股权结构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ncsy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融资约束问题是近年来公司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视角来进行研究,对于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视角来分析公司融资约束问题仍处于检验阶段,即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否说明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指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如果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高,则说明企业持有的现金主要从其内部现金流中获得,进一步可以说明企业存在外部融资约束问题;如果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低,则说明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就低,则说明该企业外部融资比较容易,其融资约束问题就不太明显。本文利用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1年的48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1940个公司年度观测值为研究数据,采用利息保障倍数作为融资约束的标准,把样本企业分为有融资约束的公司和无融资约束的公司两类,考察了两类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差异,进一步检验了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否作为企业融资约束标准的假说。研究显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可以说明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程度越高,其融资约束问题就越严重,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程度越低,其融资约束问题就不明显。在现金-现金敏感性能作为检验公司融资约束标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股权结构下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具体来说,我们按股权性质不同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考察他们之间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按股权集中度将样本公司分为一股独大和股权分散两类来考察他们之间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并无显著的差异,即两组企业的融资约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可能缘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所导致,一方面是制造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行业,关系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因此政府可能会加大对这一行业融资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是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大都有国企改制而来,与政府依然有行政方面的联系,这也使得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的较小。同时,通过研究不同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可以得出,股权集中程度与现金持有量呈负相关关系,且股权集中的企业与股权分散的企业相比,其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要小,说明其融资约束程度较小。这一结果可能缘于股权集中高的企业有大股东的支持,这样当企业有融资约束问题时,就会有大股东的资金进入,因此这一类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两个对策。即:1、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当前我国企业融资仍以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的比例不高,因此企业仍然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应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建设。2、推进公司治理的改革,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董事会要监督管理者,监事会要增强其独立性,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的有效监督,减少企业的代理成本。
其他文献
介绍了L-色氨酸的发酵法、化学合成法以及生物酶法等工业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并作了生产研究的展望。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自然地表逐渐被人工不透水地表替代,地表覆盖发生变化影响城市热环境,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城市热岛现象等热效应。城市热环境可用地表温度来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民族主义发展上的一个转折点。英国人的民族共同体观念古来有之,历经漫长的历史,逐渐趋于稳定,但它在一战后发生转向。尽管政府在战时采取各种方式来强
本系统是针对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而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系统将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AutoCAD软件平台上开发,运行于AutoCAD 2003及其以上版本的图形环
通过分析我国粘结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我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研究居多,实践研究较少。
<正>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无创伤性的神经刺激技术,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和阴性症状、
硬质合金的使用量逐年快速增长,生产上废弃的硬质合金渐渐受到重视.改进废旧硬质合金的二次回收工艺,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回收硬质合金的研究主要围绕节能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保持着很好的增长速度,同时很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之中暴露出了问题,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环境污染等,在此背景下,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企业
西川诗歌创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发生了转折性“蜕变”。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需要》、《十二只天鹅》看,“赋予诗歌神圣性"是西川诗歌创作发生蜕变之前
2001年,昆曲入选第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第一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2006年我国国务院公布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