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掺废塑料共炼焦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废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废塑料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各种废塑料处理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废塑料与煤共炼焦技术满足废塑料处理的三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要求,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废塑料处理技术。“利用炼焦工艺处理废塑料”被列为2002年北京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煤掺废塑料共炼焦”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废塑料与炼焦配煤共炼焦的“协同效应”进行热失重和2kg模拟焦炉实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摘要如下: 1.利用热天平进行废塑料热解、煤热解和废塑料与煤共热解的热失重实验:废塑料与煤共热解在200℃-550℃的温度区间内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定义为“塑性阶段的协同效应区”,它直接影响共炼焦热行为;添加一定配比废塑料(1%-3%),共热解塑性阶段失重量低于煤热解时对应的失重量,最大失重峰温高于煤热解时对应的温度;随废塑料配比增加,共热解最大失重峰温向低温区移动;在升温速率为20℃/min-80℃/min之间时,废塑料与煤共热解最终失重量随升温速率加快而降低。 2.利用2kg模拟焦炉装置进行废塑料热解、煤炼焦及煤掺废塑料共炼焦实验:煤炼焦过程中水分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在炼焦生产中预先(低温)除去煤的水分能够缩短炼焦时间和降低炼焦能耗;废塑料热解与煤炼焦相比,固体和气体的产率明显减少,焦油的产率明显增多;与煤炼焦相比,添加一定配比废塑料(1%-4%)与煤共炼焦的焦炭产率变化不大,但能较明显的提高焦油的产率和煤气产率,且显著降低水的收率,呈现出“增油减水”效应;随着废塑料配比增加,焦油和煤气产率增加,焦炭产率和水分收率整体降低。 3.关于焦炭的冶金性能(冶金焦率、焦炭的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焦炭的孔结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废塑料配比范围(1%-2%)内,煤掺废塑料共炼焦能够提高冶金焦率,但废塑料配比加大时,共炼焦所得的冶金焦率降低;添加1%废塑料与煤共炼焦可以显著降低焦炭反应性,提高焦炭反应后强度;随着废塑料配比增加,焦炭的反应性提高,反应后强度相应降低;与煤炼焦的焦炭相比,煤掺一定配比废塑料(2%-6%)共炼焦所得焦炭的孔隙率增加,但中孔(直径20-100μm)的孔隙率减少;随着废塑料配比增加,焦炭的孔隙率呈增加趋势。 4.焦油的成分实验表明:废塑料焦油中芳香烃类有机物分子量较小,烷烃和烯烃的比例较高,而煤焦油中芳香烃类有机物分子量较大,烷烃和烯烃的比例较低;与煤焦油相比,煤掺2%废塑料共炼焦所得焦油明显芳香烃比例增加,烷烃比例和烯烃比例减少,总体呈现“芳构化”趋势;与煤焦油相比,煤掺2%废塑料共炼焦所得焦油中的芳香烃和烷烃均明显表现出“轻质化”的趋势,烯烃也略有“轻质化”趋势。
其他文献
余华小说中的“粪缸”意象在长篇和中篇中常有出现,“粪缸”常见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的农村野外地区,作为典型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产物曾被多位作家引入小说意象之中,而本文通
该文在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大量有关钢水炉外化学热法升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献的基础上,从计算各发热元素的理论升温值入手,找出了可望作为钢水升温用发热剂的七种元素:B、Si、
高二适艺术简介高二适(1903-1977),江苏姜堰人。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18岁任立达国民学校教员,21岁时为校长。25岁考入上海正风文学院,27岁考入北
该文利用R410A的专用状态方程,编制了能准确计算该种工质特性的程序;建立了较为详细的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对采用R22和R410A的电子膨胀阀的变工况性能做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工
《钟馗附魔:雪妖魔灵》是由陈坤、李冰冰主演,鲍德熹、赵天宇联合执导的3D魔幻电影.本文从《钟馗伏魔:雪妖魔灵》,浅谈了中国魔幻电影发展.
【摘要】排球运动自产生开始就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之中对排球教学也给与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排球运动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笔者在实践之中发现虽然排球教学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却仍然存在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排球教学运动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此,笔者主要就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球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谈一谈自己的
文学与地理的联系在先秦文学中体现得格外明显,作为先秦神话的集大成者,《山海经》的地域性与中原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受中原优越环境影响,神话《山海经》具有博大包容、庄严
本文研究分析了毛姆小说《面纱》中对中国及中国人形象的构建:一方面构建了一个丑陋、肮脏现实环境,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一个美好、理想的乌托邦乐园。追根溯源,无论是现实还是乌托
元代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是中国悲剧的代表作,描述了一个悲惨妇女窦娥饱受封建与黑暗势力压迫,最终被迫害致死的故事。本文以《窦娥冤》为例探索中国悲剧的审美价值。悲剧的
用互文理论研究语言风格学极具可行性。本文将《我与地坛》的语言风格置于“互文”理论的视野下加以动态、宏观的全新审视,从文章篇内、篇外体现出来的“有标记互文”,系连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