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危害性大[1]等特点,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来吸烟与ICVD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吸烟导致ICVD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吸烟已被确认为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吸烟指数等于吸烟支数/天×吸烟年数,因此通过研究吸烟指数与ICVD脑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的关系,可量化吸烟与脑血管狭窄的关系,为更有效的防治ICVD提供理论基础。目的通过研究吸烟指数与ICVD脑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相关性,量化吸烟与脑血管狭窄的关系,为更有效的防治ICVD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ICVD患者,收集样本(病例)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cy)、饮酒、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等,最终纳入吸烟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男性患者207例,依据头颈部CTA报告分别记录每名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分别比较分析各组不同血管狭窄程度之间在年龄、吸烟年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指数等因素上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统计软件SPSS 21.0 for Windows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各因素与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脑血管狭窄组轻度狭窄组76例,中度狭窄组25例,重度狭窄组45例,闭塞组61例。各组之间在年龄、吸烟年数、吸烟支数、吸烟指数、饮酒、Hcy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按脑血流动脉供应系统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1)前循环血管狭窄组前循环无狭窄组7例,轻度狭窄组111例,中度狭窄组26例,重度狭窄组18例,闭塞组45例。各组之间在年龄、吸烟年数、吸烟支数、吸烟指数、饮酒、hcy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后循环血管狭窄组1)后循环无狭窄组61例,轻度狭窄组60例,中度狭窄组22例,重度狭窄组45例,闭塞组19例。各组之间在吸烟年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在年龄、吸烟支数、吸烟指数、饮酒、hcy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a=0.05水平为界,最后吸烟年数可进入回归模型,并且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年数呈正相关关系(b=0.256)。3.按脑血管狭窄部位分为颅内组和颅外组(1)颅内血管狭窄组1)颅内无狭窄组17例,轻度狭窄组74例,中度狭窄组26例,重度狭窄组34例,闭塞组56例。各组之间在吸烟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在年龄、吸烟年数、吸烟支数、饮酒、hcy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将吸烟指数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a=0.05水平为界,最后吸烟指数不可进入回归模型,说明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不呈线性相关关系。(2)颅外血管狭窄组1)颅外无狭窄组14例,轻度狭窄组121例,中度狭窄组20例,重度狭窄组26例,闭塞组26例。各组之间在吸烟年数、吸烟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在年龄、吸烟支数、饮酒、hcy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将上述2个因素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a=0.05水平为界,最后吸烟指数可进入回归模型,并且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关系(b=0.278)。结论1.脑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未见相关性。2.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未见相关性;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年数呈正相关关系,吸烟年数越长,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越重;前循环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未见相关性。3.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吸烟指数越大,颅外血管狭窄程度越重;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吸烟指数未见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