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文连通性变化及其与径流泥沙量的响应关系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影响下流域水文连通过程的变化研究对于揭示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过程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表征未能从功能连通的角度揭示产汇流和产输沙过程中水文连通的阻力机制。因此,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四条典型小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通过耦合达西-韦斯巴赫阻力(f)构建了新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评估了水文连通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IC和ICf对流域径流和泥沙传输过程的表征能力,对于揭示土壤侵蚀机理和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汾川河和仕望川流域以林地为主,1980-2015年有60%的耕地退耕为林地,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以草地为主有超过40%的耕地退耕为草地;汾川河、仕望川、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在1980-2015年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汾川河和仕望川流域径流量分别减少了63.7%、55.2%,输沙量分别减少了38.2%、41.9%;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径流量分别减少了42.1%、38.0%,输沙量分别减少了57.4%、84.0%。(2)1980-2015年汾川河、仕望川、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IC与ICf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以C为权重因子表征发生侵蚀和输移可能性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年在汾川河、仕望川、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分别减小了71.63%、74.35%、81.46%、87.17%,以f为权重因子精确表征输移可能性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分别减小了44.17%、41.32%、51.46%、47.38%。(3)水文连通性指数IC和耦合达西-韦斯巴赫阻力(f)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与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ICf对水文连通过程的表征优于IC。
其他文献
自1999年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有效遏制了该区水土流失,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结构特征也得到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功能的基础,对土壤水、气以及养分的运移和微生物活动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南部塬区的陕西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塬面荒草地(HD)、农田(NT)、苹果园(GY)和刺槐林(CH)四种植被覆盖下0-500 cm土层剖面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
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的退耕地上广泛发育,是植被恢复初期影响土壤养分及循环过程的关键因素。土壤微生物是生物结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代谢直接影响着土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然而,在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代谢限制特征以及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初期的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浅色藻结皮(LA)、深色藻结皮(DA)、藻藓混合结皮(AM)和藓结皮(M)
目前,大气氮沉降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由此产生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迄今为止,关于氮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影响机制研究已得到广泛开展,但是对于氮添加背景下植物-土壤-微生物耦合关系和协同演变的研究仍较为罕见。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选取黄土高原白羊草群落中四种典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包括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芒草(Stipa bu
黄土高原地区暴雨频发、植被耗水持续增加导致了自然灾害(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和土壤水资源枯竭等问题,这影响了该地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可持续,也制约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快速消减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减少暴雨导致的自然灾害、提高降雨资源化程度,同时促进植被的可持续生长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入渗孔措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容积,与现有的坡面工程措施组合使用可以提升其对暴雨径流的拦蓄与入渗,达到增加
黄河源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十四五”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日益剧烈的人类活动影响,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状况持续退化。为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我国已陆续采取禁止过度放牧、围禁等措施,畜牧对高寒草甸的影响在逐步降低,但高原鼠兔的持续性活动一直影响着高寒草甸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是高寒草甸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对高寒草甸生态平衡可持续发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面积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0%,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安全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但因高寒区草地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过度放牧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草地退化严重,且草地退化后难以自我恢复,这严重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受到不利影响,但人工草地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牧压力。目前,关于人工草地对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较少,这对高寒
不同植被与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协同发育使得地表土壤具有很强的拦蓄泥沙的能力,研究其相互的响应关系对理解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陕北绥德辛店沟小流域5种植被恢复(人工草地、荒地、灌丛地、乔木林、乔灌林)及其林下土壤性状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的7~9月期间,通过径流小区数据采集和群落样方调查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向坡位下植被结构、土壤性状特征,及其与产流产沙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坡地面积广,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方式。由于干旱缺水,土壤水分成为制约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性因子,并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仍缺乏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驱动下的土壤养分循环和微生物代谢机制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坡面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坡面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根际与非根际土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微生物代谢
为探讨无人机遥感分类技术对种植结构复杂区作物分布信息提取的潜力及适用性,本研究从无人机遥感影像作物分布信息提取方法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分类方法提取作物分布信息的分类精度。首先,通过地面调查在内蒙古五原县域内选择了五处研究区并通过地面调查确定了其作物种类。其中,研究区1和研究区2均具有四种作物,研究区3具有三种作物,研究区4具有五种作物,研究区5具有八种作物。进而,基于无人机遥感可见光遥感平台和无人
施肥是农业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目前关于长期施肥对土壤性质,尤其酶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的坡地农田长期(1995-2019年)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氮磷施肥处理(CK、N1、N2、N1P、N2P,其中N1、N2施氮量分别为:55.2,110.4 kg·hm-2,P施磷量为90 kg·hm-2)对坡地农田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取得主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