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随境变: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老子》英译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来,翻译日益被认为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活动,更是异质文化间的交流活动。从文化角度研究影响翻译的要素十分重要,但是要更进一步看到翻译不仅是文化事件,同时也是社会事件。目前从社会历史语境出发进行翻译研究还不多,更少有人从社会历史语境出发对一本多译现象进行历时研究。《老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迄今已被译成了世界上28种语言,各种版本一千多种。自《老子》1868年首次被完整英译以来,在约150年间,其英译本数量已经超过140种。《老子》英译的悠久历史和众多译本,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特别是可以从众多译本中选取典型译本进行历时研究,描述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译本的特点,并将译者和译本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关联。本文综合运用系统论、哲学诠释学、接受美学和受众理论等理论工具,对理雅各、韦利、刘殿爵、韩禄伯和米切尔等五位译者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子》英译,采取“社会历史语境+译者\译作+译文读者”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尝试解释社会历史语境与译者及译本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翻译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大系统的特性规约着翻译的性质和功能,当社会大系统发生变化时,翻译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老子》英译经历了近一百五十年,期间人类社会的大系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每一种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都会对《老子》英译产生具体的规约,使其符合当时社会大系统的总体属性和功能。所以《老子》英译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出现了“译随境变”的现象。《老子》英译的早期正值西方列强在东方殖民时期,基督教传教士译者的翻译活动具有明显的殖民性质。以理雅各为例,他一方面试图将《老子》中的异质文化表现出来,加深传教士对中国的了解,方便他们在中国的殖民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注解和诠释在译本中加入自己的宗教思想,重构《老子》文本,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他的传教职责。《老子》英译的中期,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一方面使西方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病态,另一方面也使很多殖民地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语境下,韦利翻译了包括《老子》在内的诸多中华典籍,想要用中华文明之光照亮当时黑暗的英国社会。他在《老子》英译中倡导了历史性和文字性的翻译方法,以期精确再现文本的历史本义。刘殿爵则着力于摆脱西方的文化殖民,维护民族文化的本真。他批评了先前西方译者在《老子》英译中表现出来的宗教狂热,以精确审慎的翻译展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近期《老子》英译,在多极化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展开。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加深和中国的快速发展,更多的西方人渴望正确地认识中国,韩禄伯的译文就是要为大众读者提供有关《老子》的最新知识。多极化的发展又是在与西方文化霸权和西方文化工业的博弈中进行的,这一事实也会影响到《老子》的翻译。米切尔的译本就通过对原作的种种操纵,构建了一个符合西方流行文化的译本。因此,五个译本生动展现了一百多年来《老子》英译和其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深刻关联,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译随境变”的现象是社会历史语境作用于译者而产生的,是一种间接的规约,而不是直接的规定。社会历史语境是通过影响译者视域来影响译本的。由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所形成的译者视域,既具有个体差异性,又具有社会统一性。译者的社会性使其视域具有某种社会性和历史性,其译本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相应和。将《老子》英译纳入社会大系统中,从社会历史语境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老子》英译的150年历史与人类社会所走过的这段历史是息息相关的。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语境激发着译者,使其具有了某种动机和目的,进而形成某种具有特色的翻译思想和理念,并最终产生各具特色的译本。揭示社会历史语境和译者、译本之间的这种关联,有助于获得一种更宏大、更全面的视角,突破译本内部研究的局限,也有助于认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其他文献
中国人数众多,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高利润率的诱惑和吸引下,纷纷将触角延伸至中国市场,纷纷抢占中国市场。他们利用
在ANSYS的基础上对Zhang等提出的一种基于基底变形的测量微机械薄膜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的微桥实验进行模拟仿真,改变ANSYS中加载的载荷大小得到一系列载荷-挠度数据点,并通过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 ,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 ;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 ,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
随着信息数据的飞速滋生,传统数据库系统已经很难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云计算的横空出世,为海量数据挖掘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快速存储能力和超强的计算能力,使得数据挖掘领
目前移动终端成为大多数人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主要方式。这其中,以手机杂志为代表的数字媒体业务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移动设备性能和技术制约,仍未发展出成熟的数字内容展现
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的宪政运动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一课题有相当大的学术意义。虽然历史研究的意义有多种,但笔者始终认为历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最重要。第一、30年代
机电设备可靠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军工、电气自动化、制造业等领域,随着机电设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国内机电设备可靠性与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已成为抑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成为拉大我国城乡差距的决定因素之一。构建一个智能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Rural Intelligent Informa
军队审计风险不仅是军队审计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军队审计部门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界定军队审计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军队审计风险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成因,提出应
笔者探讨了卫生技术评估在医院管理应用中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卫生技术评估与医院医疗技术 管理、与医院药品管理、与医疗设备器械管理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卫生技术评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