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起源于印度,大约在两汉之际,由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由于湖南远离政治中心和佛教东渐的通道的原因,佛教在湖南传播的时间比较晚。由于对史料理解不正确,造成传统上关于佛教最早传入湖南的时间错误。据现存典籍记载,只能间接找到资料证明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影响湖南,直到东晋时才有史料确载之僧人入湘建寺传法。魏晋时期,由于湖南文化水平不高,在湖南弘法的僧人主要来自于域外,史籍中找不到湖南本土僧人,僧人的活动范围也不宽,仅局限于点和线,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传播,主要形成了长沙和岳阳两个中心。南北朝时期,入湘弘法的僧人数量大增,且开始出现了本土僧人,特别是梁代慧思入住衡山之后,湖南佛教开始快速发展,其影响也不仅仅限于湖南一地,开始走向全国,并吸引很多域外僧人前来学法,衡山成为又一个佛教中心。此时湖南佛教寺院建造已初具规模,留下了方广寺、南台寺等名寺,但是由于当时湖南文字记载缺少,些寺庙虽标记为这一时期建造,但已经无法考证。纵观魏晋南北朝,湖南佛教进入早期传播阶段。佛教传播与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中国佛教的发展,是一个与在中国传统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土生土长的道家、道教相互斗争和相互融合,并最终走向“三教合一”的过程。湖南佛教的发展也遵循这个规律。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南地区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儒家思想才刚刚兴起不久,所以其影响不深;道教思想大约在东汉末年传入湖南,此时虽然在衡山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教派,但总体上来说当地信仰的人还不多。这样佛教在湖南的传播过程中,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是以和平共处为主,其表现多是通过辩论来达成共识,很少有直接冲突。湖南佛教与儒家的关系集中表现在衡阳太守何承天与当时的佛教信徒宗炳、颜延之就儒、佛思想展开辩论,虽然双方不分胜负,但佛教信仰受到这么多著名文人的关注,对佛教传播影响巨大。湖南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主要是早期吸收了道教传教形式,神仙崇拜思想,及壮大后,反过来影响道教,其表现有辩论的形式,也有直接冲突的时候。湖南佛教与儒家、道教的融合,对后来的湖湘文化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