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难题。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典型的分析语,由于缺乏形态上的变化,其词类判别相当棘手,这在汉外词典的词类标注中体现尤甚。目前学界对于汉英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已屡见不鲜,但对于汉语-西班牙语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还几乎为零。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拉美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们有必要对汉西学习型词典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目前国内市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难题。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典型的分析语,由于缺乏形态上的变化,其词类判别相当棘手,这在汉外词典的词类标注中体现尤甚。目前学界对于汉英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已屡见不鲜,但对于汉语-西班牙语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还几乎为零。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拉美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们有必要对汉西学习型词典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目前国内市面上唯一一本标注词类的汉西词典——《精选西汉汉西词典》的汉语条目(汉西部分)进行词类标注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数据,通过自建词类标注数据库,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对词典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考察,发现该词典的词类标注中成绩与问题并存。在宏观结构方面,词典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对词条进行了标注,但由于编者的词范畴观出现偏差,对单字条目和双字条目词与非词的区分不够准确;词典中总体的兼类比例虽然较《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有一定提升,但仍然受到“简约原则”影响,兼类数量和比例尚不够高,未能真实反映现代汉语的兼类现状;在微观结构方面,词典对于词目的表征大多数遵循了“词类对译”原则,而少数未遵循该原则的情况集中体现在对混合标注条目的表征上;词典中部分条目对于对称性原则的把握不够到位,在类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等具有对称语义关系条目的词类标注中,还存在着一定混乱。本研究旨在填补汉西词典词类标注研究的空白,有助于提升汉西词典编纂质量,推动新时期背景下汉语国际化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其原文选自《核能伦理问题》一书。《核能伦理问题》是一组国际学术团队发表的论文集,由贝纳姆·泰比(Benham Taebi)和萨宾·罗瑟(Sabine Roeser)主编,聚焦风险、知情权和伦理之声等重大问题。报告中两个精选的章节(4-5章)分别由诺特丹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汀·施拉德-弗莱切特(Kristin Shrader-Frechette)和卡迪夫大学社会学教授凯伦·亨伍
英语阅读不仅对学生的语法掌握和语感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通过阅读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图式理论来进行教学,将英文阅读中的知识点和结构转换成学生能够吸收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思维上加强对阅读的感悟和理解。为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教师在利用图式理论后应不断尝试和调整,更好地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其翻译原文材料选自杰克·韦斯特曼的《应对虐待与忽视儿童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七、八章。通过对原著料的分析,译者发现原材料涉及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相关法律问题,逻辑性较强,更具专业性,需结合文化背景,上下文语境,才能更好理解原文并提供正确翻译。翻译此类文本要求译者既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还要满足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以及汉语特点。因此,译者选取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翻译过程中遇到
本翻译实践原文选自《重启人工智能:构建人机互信》(Rebooting AI:Build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 Can Trust)中的第一章。该书揭示了目前人工智能的真实发展现状和人类的期盼相差甚远的现实,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构建人机互信。该书译文为读者提供了探索人工智能的先进理念和有效途径,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当前的人工智能。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旨在运用交际翻译理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原文选自丽莎·莫斯奇里(Lisa B.Moschini)于2018年出版的《艺术、游戏和叙事疗法:以隐喻丰富临床实践》(Art,Play,and Narrative Therapy:Using Metaphor to Enrich Your Clinical Practice)一书中的第四章“交际中的隐喻”(Chapter 4 Metaphors of commun
服务业作为中国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决定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重庆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西南片区唯的一直辖市,近几年坚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集聚化发展,但是存在着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效率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调整服务业集聚模式以及服务业内部集聚结构进而推动重庆服务业发展,提高重庆经济高质量水平都
教师把图式理论引入到对高中英语阅读进行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就把储备的知识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从增强背景介绍、拓展认知结构、解读课本内容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图式理论进行应用。
布尔斯廷在《文明的历史》中描绘了一系列深刻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在波澜壮阔的人类史中,技术从未缺席。技术为人类带来希望,人类借由想象力、创造力在技术中完成对身体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理解文明,不能越过技术、身体。当前技术时代呼唤身体研究的进一步回归。进入现代社会,身体研究开始加入对技术维度的考察,只是在早期现代社会,技术主要出现在生产领域,常被视为工具客体,并未得到充分关注。进入到当前已被技术深刻重塑,
英语泛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目前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只注重形式教育,忽视了意义上的交流,英语泛读教学只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而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学生的阅读速度提不上,学生对于英语词汇以及口语的应用水平低,学生参与到英语泛读教学课程中的积极性差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首次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识,深刻认识"人"与"海洋"密不可分的联系,增强对海洋的保护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统编版"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探索"海洋命运共同体"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