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于过分推崇工具理性而背离了经济学的人本传统,经济学在引入数量分析方法从而促进了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自身走上了异化的道路,经济学被形式化、数量化和功利化。经济学的这种畸形发展状态,不仅在西方经济学界,在我国经济学界也明显存在着。因此,在人文因素对经济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的今天,追溯经济学的人本传统,重塑经济学的人本精神,并在这一根本前提和尺度下重建和发展当代中国的经济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达成,乃至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学的研究究竟应该以“物”为核心,还是应该以“人”为核心?这是一个贯穿着整个经济思想发展历史的问题,也是学界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有观点认为经济学应重视资源配置的量的分析,主张经济学主要运用数量模型,合理假设一些要素以及约束条件,通过推演,得到理想化的产出;也有人认为经济学应当重在对现实具体经济问题的经验分析上,通过案例性的研究方式,为现实经济问题号脉望诊并提出医治方案;有观点认为经济学应重在制度的研究,对制度变迁这一大背景下的产权、市场机制与交易费用、公共选择、分配等问题做出分析;还有观点认为经济学应当从终极意义上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视经济学的价值判断和经济道德等问题的研究。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经济思想史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中一以贯之的人本传统进行梳理和重新解读,同时从逻辑的角度回答经济学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本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人本精神这一根本前提和根本尺度下,重建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几个主要 <WP=4>问题,即必须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历史定位;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存状况;重构经济主体活动的制度空间,从而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