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耐受性关键基因FpHsp104参与假禾谷镰孢的产孢和致病性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在我国黄淮麦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罹病小麦茎基部变褐并产生枯白穗,造成严重产量损失。假禾谷镰孢在侵染作物过程产生真菌毒素,危及人们健康。由于病害初期症状不易观察,缺乏抗病小麦品种,加上高效防治药剂匮乏,导致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比较困难。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对抗病品种选育、抗性资源挖掘和药剂靶标筛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热耐受性对于真菌的生存、分布和致病等具有重要义。研究表明,真核生物在应对高温时往往启动一种高度保守的热激反应。而热激蛋白是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热应激蛋白,在生物体抗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热激蛋白Hsp100在细菌、酿酒酵母和植物对高温和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性中非常关键。但其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功能鲜有报道。本次研究根据已知的Hsp100蛋白,在假禾谷镰孢中鉴定到了一个编码103.07 k Da蛋白质的基因FpHsp104。其编码的蛋白包含两个保守的AAA结构域,在丝状真菌中非常保守。FpHsp104在菌丝和侵染阶段的表达量相对稳定,基因缺失并不影响假禾谷镰孢营养菌丝的生长和形态;高温热激处理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转入合适的生长温度2 d后即可恢复生长,而FpHsp104缺失突变体不能恢复生长;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Δfphsp104分生孢子在高温热激后的死亡率更高;FpHsp104-GFP荧光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中,热激后聚集到细胞质中的小颗粒上。以上结果表明,FpHsp104对假禾谷镰孢的热耐受性非常关键。FpHsp104在假禾谷镰孢分生孢子阶段的表达明显提高。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FpHsp104缺失突变体分生孢子产生明显减少,且分生孢子变短、分隔减少;产孢关键基因FpFlu G、FpVos A和FpAba A在Δfphsp104中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但是m RNA在Δfphsp104菌株热处理后的剪接修复不受影响。此外,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Δfphsp104的分生孢子萌发速率减慢,但是并不影响萌发能力。FpHsp104缺失使假禾谷镰孢致病性显著降低,但是对DON合成无影响。另外,在多种渗透压、氧化和细胞壁胁迫测定中,FpHsp104的缺失并不影响假禾谷镰孢的耐受性。通过筛选前期已获得的假禾谷镰孢突变体菌株,发现转录因子FpCsm1和FpNot2参与假禾谷镰孢对高温耐受性的调控。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FpCsm1缺失突变体在热激后的恢复生长能力增强,且FpHsp104恢复表达时间提前。由此猜测FpCsm1可能通过调节FpHsp104的表达影响假禾谷镰孢的热耐受性。此外,FpCsm1负调控假禾谷镰孢分生孢子的产生和正调控病原菌的致病性。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转录因子FpNot2缺失突变体对高温的敏感性增强,但是FpHsp104的表达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FpNot2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参与假禾谷镰孢的热耐受性。同时,FpNot2的缺失导致假禾谷镰孢的致病性降低,但是DON和ZEN毒素合成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郏县是全国四大烤烟发源地之一,是浓香型烟叶的核心产区。本研究以郏县的气候特征、土壤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综合烟叶化学成分,构建郏县烟区生态适宜性分区,以期为进一步优化郏县烟区布局,促进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构建了郏县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分法(特尔斐法)确定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水溶性氯含量作为参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为
学位
植物病毒在与介体昆虫长期的互作过程中,能够对介体的生命活动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例如植物病毒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操纵介体昆虫的行为、生理、防御等,从而促进病毒的传播。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并爆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且因其生存能力强、寄主范围广,能够传播400多种植物病毒,被称作为超级媒介昆虫。其中,烟粉虱以半持
学位
印楝素是一种高效、低毒、易降解和低残留的生物源农药,对鳞翅目昆虫棉铃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幼虫取食,使之产生拒食效应,进而导致昆虫死亡。印楝素抑制糖原的合成,海藻糖不仅是昆虫体内的糖原而且是昆虫的“血糖”,而海藻糖酶(Trehalase,Treh)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水解海藻糖为葡萄糖的酶。海藻糖酶在昆虫生长发育、能量供应、几丁质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印楝素
学位
植食性昆虫的味觉感受系统能够识别寄主植物中的化学信息,从而调节昆虫的取食行为。一般来说,昆虫在取食过程中首先利用其外周味觉感受器接收外界的味觉信息,然后通过味觉神经元轴突把味觉信息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再作出行为取舍的决定。对于鳞翅目幼虫,其对植物取食选择往往取决于幼虫味觉感受系统对“激食素”和“抑制素”信息的“整合”和“权衡”,但是不同种类的鳞翅目昆虫对不同植物信息物质的味觉感受存在巨
学位
视觉信息在鳞翅目蛾类昆虫访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视觉信息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访花影响的研究较少。另外,植物花香气味对棉铃虫的引诱作用已经有很多研究,但花香引诱力是否会被引诱性绿叶气味背景强化,还尚不清楚。不同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对棉铃虫的引诱力还有待研究。为此,作者首先对棉铃虫访花的图案信息进行优化,包括花冠、花心的颜色参数以及背景颜色;然后测试了棉铃虫成虫和幼虫
学位
梨树缺铁黄化是影响梨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化学防治和农业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梨树缺铁黄化,但成本高,效率低。本研究以杜梨幼苗为研究对象,探究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对梨树缺铁黄化的矫治作用,防治机理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以纳米纤维素为纳米生物材料,以不同的电荷密度比与铁螯合制备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采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透射
学位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害虫,嗅觉在棉铃虫的取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棉铃虫的嗅觉系统包括外周感受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气味分子通过外周感受器进入血淋巴,与气味结合蛋白结合,转运至气味受体并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嗅觉受体神经元,产生膜电位,实现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嗅觉受体神经元通过轴突将电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昆虫经气味信息整合后做出相应的反
学位
近年来“植物纳米科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引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大量研究报道了碳纳米材料(CNMs)在农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促进作物种子萌发、生长、调节植物代谢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可作为潜在的纳米植物调节剂应用于农业领域。由于富勒烯的疏水性强,需对其进行水溶化修饰,以提高其亲水性、生物相容性,进而提高施用便利性。本文以一步法氮宾反应,对零维富勒烯进行羟基功能化修饰,制备出具有良好
学位
近年来,包括小麦全蚀病和小麦茎基腐病在内的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普遍,防治困难,已成为小麦高质、高产的重大威胁。然而目前鲜有可以同时防治小麦根部病害的杀菌剂品种可供选择。为满足小麦根部病害防治的需求,我们开展了含唑苯甲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1.基于课题组已获得的研究成果,该论文以4-(2-氯-6-(1H-1,2,4-三唑-1-基)苯甲酰胺基)苯甲酸异丙酯为先导化合物,
学位
Abdominal-B(Abd-B)基因作为昆虫Hox基因家族最靠后的成员,主要决定昆虫后部体节的形态特征及附肢发育。Homothorax(Hth)基因属于TALE同源域蛋白质亚家族,既与特定域结合增加Hox蛋白的调控活性,又参与昆虫附肢的形成。基于前期研究和文献积累,推测SfAbd-B、Sf Hth基因参与调控草地贪夜蛾后腹部发育,但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学位论文采用CRISPR/Cas9技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