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形意拳动桩练习对研究生情绪、注意及运动状态自信心的影响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锻炼研究领域,很多心理学家都比较重视身体锻炼的即时效果问题,即一次锻炼所带来的心理效应的改变。本文介绍了一种疫情期间居家健身的方法—形意拳的动桩训练,这是一种古老拳法的基础桩功。不同于正常形意拳的三体式站桩训练,该拳法的训练内容为动桩,即站桩训练的行进版本,本研究旨在检验这种新的行进式的形意拳桩功锻炼方法对研究生情绪、注意力以及运动状态自信心的影响效果。研究设计为双实验多组被试间前后测实验设计。共5个实验组,分别为40分钟阅读组、40分钟走步组、20分钟动桩练习组、40分钟动桩练习组、60分钟动桩练习组。每组15人,共75名被试。实验一为三组相同时间,不同活动项目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二为三组相同练桩活动,不同时间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测量工具为2个量表、1个反应时间测试程序以及2款被试的手机软件。被试首先需要进行前测,然后进行各自的实验活动项目,最后再进行后测。疫情期间的集会是不被允许的,实验采用间接的方式进行。实验的限制时间共一个月零7天,被试做完实验后就可以将实验内容发送给主试,主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一的三个组前测试组间差异显著,后测试组间差异缩小,单组前后测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心理效应起到正面贡献的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走步组、40分钟动桩练习组、阅读组。实验二的三个组前测试差异不显著,后测试组间差异显著,单组前后测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心理效应起到正面贡献的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20分钟动桩练习组、60分钟动桩练习组、40分钟动桩练习组。将实验一与实验二中的两组对心理效应起到最显著影响的组别单独进行差异检验后发现,20分钟动桩练习组对心理效应起到的改变优于走步组。结论:第一,单次锻炼的时段差异会影响心理效应的改变,因此应当将被试完成实验的时间纳入考量。第二,结果数据显示,单次20分钟的动桩练习活动对身心的益处大于40分钟的走路活动。
其他文献
毽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是一项只需平坦的地面、简单的器材的项目,对练习者年龄限制没有过多要求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程度。因此,我们可以在公园、健身房随处看到他们,通过毽球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将毽球的多种练习形式引入到学生的日常锻炼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毽球运动对13-14岁女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为期15周,整个
为贯彻落实中央27号文件精神,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生一长、一师一专”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学校体育存在的各种问题。2016年10月,北京市教委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商讨后,最终确定在北京市16个区的38所学校设立首批试点。至今“一校一品”与教学改革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时间,38所试点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成效显著,形成了首都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模式。本
研究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图强二小学生体质健康追踪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体育教师访谈调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提炼体育教师访谈资料,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研究方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选取图强二小1至3年级各1个班学生连续3年的跟踪测试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对各年级为起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的动态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体质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被得到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同样被得到重视。我国相继出台了校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政策,从足球、篮球、网球到冰雪学校的全面建设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程。2017年10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校园网球的工作通知及相关标准。校园网球打算在2021年前,大力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项目,增加网球开展广度的全面性,使学生可以更多的参与网球运动、养成终身锻炼
当下整个世界形势发展迅猛,我们国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与日俱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层面也随之产生了很多变化,那么深入探讨与关注他们这些变化也显得尤为重要。足球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之一,其本身有明确的分工和配合,对塑造球员的人格、团队意识以及人际品质具有很好的作用。校园足球现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校园足球
平衡车运动作为一项风靡于欧美的幼儿体育项目,近年来也渐渐的在国内盛行起来,但这项运动究竟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并没有研究能够证明。本研究将根据幼儿生理学及动作发展理论来设计幼儿平衡车运动的干预方案,并通过平衡车运动干预,来探索平衡车运动对所研究的3-6岁儿童在那些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目的:本文以平衡车运动为教学手段,以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为教学设计依据,探究平衡车运动对儿童体质产生那些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伴随着幼儿肥胖率的不断飙升与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降,使幼儿体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话题。幼儿体育行为作为幼儿体育研究的基础则变得尤为重要。幼儿体育行为的形成与养成是幼儿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在三种因素中家庭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最早,影响也最持久,家庭的资本状况作为家庭的基础环境是影响幼儿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因
目的:韵律操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改编《体育与健康》中韵律操章节其中某些动作,使之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运动协调能力发育水平和心理需求,研究韵律操教学干预对小学生运动协调能力、工作记忆和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探究运动协调能力、工作记忆和学业成绩三者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某校六年级学生48人,分为韵律操结合常规体育教学组(24名)和常规体育教学组(24名)。韵律操结合常规
研究目的:从当今社会发展来看,人口老龄化已经全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往的研究发现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不断衰退,老年痴呆等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病发率明显增长。从这些年的实验研究来看,舞蹈干预能够对老年痴呆等疾病起到抑制的作用,但是以拉丁舞作为一种舞蹈干预方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探索拉丁舞干预改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效果为核心,以改善认知功能的拉丁
儿童平衡车是由国外率先发展起来的,近些年由日本引入到中国,并且通过平衡车各大赛事风靡全国,平衡车是一种类似自行车的器材,通过儿童双腿交替滑行来代替自行车脚蹬的前进动力,在平衡车的运动过程中需要通过儿童的腰腹及手臂进行控制方向,并且通过多个关节配合来完成技巧性的转弯及加速动作。本研究旨在通过平衡车练习是否,会对儿童的动作控制和协调能力产生影响。本文选取逐风平衡车俱乐部的30名3-5岁儿童作为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