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译者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具体来讲,它是指译者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选择,对原文本的解释以及语言方面的再创造。研究译者主体性可以帮助译者理解自身在翻译中时刻存在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也可以使目标读者正确地理解所读的译本。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忽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学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才逐渐普遍起来。纵观当前研究,理论分析深度不够,定量研究不足,因而无法准确评价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结论主观、不可靠。翻译是一个能动过程,它包含了译者对原文本的阅读、阐释和运用目的语进行语际转换、再创造的过程。关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阐释学理论为翻译实践中译者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则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量化分析的方法。鉴于上述原因,并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以《庄子》林语堂和华兹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以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三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偏见和视域融合为理论视角,以语料库软件WordSmith为分析工具,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探讨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及两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成因。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词汇层面,林译本词汇变化性高、平均词长比华译本更长。和林语堂相比,华兹生倾向于大写特殊词汇的首字母,例如,称谓词、地点词等。其次,华兹生习惯于用简单易懂而非冗长复杂的词进行翻译。由于顾及目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他采用意译法翻译原文本。在句法层面,华译本的总字数更多,平均句长也比林译本更长。和林语堂相比,他的翻译生动、口语化,为了方便目标读者,他在处理文化负载元素时选用常见词汇进行翻译。而林语堂的选词更客观、也更中立。此外,林语堂所用的总字数和平均句长都更接近于原文本。他倾向于直译,有时用音译。共同点是,两译本的平均句长都属于中等长度。在语篇层面,华兹生比林语堂使用了更多的连接词和连词,每句的翻译都增加了更多的信息,更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本论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庄子》的翻译,华兹生倾向于异化翻译,而林语堂倾向于归化翻译。翻译方法的不同是由于译者主体性在起作用。译者对相同的原文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翻译,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身理解的历史性,这是无法根除的。其次,译者在接触到相同的文本时,会有自己的偏见,因此,他们会根据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想法进行翻译。最后,实现了视域融合之后,译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翻译。《庄子》的这两个英译本都不能被称作完全、完美的译本,因为,译者视域融合的过程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本文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视角,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使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系统化、全面化,并非对《庄子》两英译本的优劣进行评判,一定程度上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所突破。然而,本文也难免存在一些局限。以后研究可扩充研究对象、定量研究的数据,同时综合相关理论来探讨译者主体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