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探讨温针灸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象、免疫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价温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试验对象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68例癌因性疲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予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温针灸组予温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每周3次(周二、四、六各一次),统计疲乏量表评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象、免疫指标的变化。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研究结果:温针灸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降低疲乏程度效果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FS评分降低不明显(P>0.05)。KPS评分方面,治疗后温针灸组KPS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KPS评分提高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KPS评分治疗前后升高不明显(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温针灸组各证候积分治疗后得到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证候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各证候积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象方面,温针灸组治疗后WBC、RBC、HGB、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外周血象指标无明显改变。免疫指标方面,除CD8+外,温针灸组CD3+、CD4+、NK等免疫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各免疫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温针灸治疗可大幅降低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疲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可明显提高KPS评分,有效缓解疲乏症状,同时对升高外周血象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1、研究PD与MSA患者PSG睡眠结构差异性;2、探讨PD与MSA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情绪认知策略特点及其与PSG睡眠结构的相关性;3、探讨PD与MSA患者的睡眠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及其与PSG睡眠结构的相关性;4、P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睡眠、情绪、认知特征。方法:收集P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SG、量表、血清学标志物这三类资料齐全且符合诊断的有:PD组有19例,MSA组有12例,健康对照组
手部医学图像作为医生临床诊断手部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数据来源。伴随神经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挖掘图像信息,通过目标对象多级特征的掌握,为训练出精确高效的医疗图像自动分割与标注的多任务模型提供了新途径。为获得手部骨骼结构的自动分割与标注模型,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了常用于医学图像二分类分割任务的U-Net算法,进行了手部骨骼结构的多类别自动分割模型训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干预T2DM-I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GK大鼠骨骼肌组织IRS-1和Sestrin2/m TOR/S6K1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筛选病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Type 2Diabetes Mellitu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T2DM-IR)住院患者100例。将降糖药物为常规口服降糖药划为西药组;将
目的:本课题通过局部外用白竭散,并与单纯使用凡士林纱条和使用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常规换药做比较,观察白竭散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疼痛,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瘢痕形成及瘢痕相关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探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机制,为白竭散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肛肠外科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9
目的:针对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和评价运用健脾益胃方加减加小剂量替吉奥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胃癌的中西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替吉奥胶囊25mg,2次/d,早晚餐后半小时口服,服药21d,后停药7天,28d为1个治疗周期;出现并
目的:实验研究以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切入点,选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从肠道动力学层面观察损毁PVN以及电针四单穴对IBS-C模型大鼠肠道动力、内脏敏感性及血清和结肠中CGRP和5-HT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PVNc-fos基因表达情况,从而探索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蔡莹改良寒冷-缚冰-饥饱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是当前乳腺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有研究报道免疫疗法对许多实体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水凝胶材料(a PD-L1+PLGA-GEM@Gel),可以在伤口局部释放吉西他滨(GEM)和抗程序化死亡配体受体1(a PD-L1)。建立4T1细胞移植的小鼠肿瘤模型并进行肿瘤不完全切除术(TRS),采用流式,TUNEL,Ki67和CD31等免疫组化的方法评估a PD-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运用白头翁汤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提供可靠的证据、临床实用价值,提供更为有效且丰富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肿瘤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湿热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白头翁汤组)30例,对照组(蒙脱石散+地塞米松组)30例,每天灌肠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对比治疗后综合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凉血方联合LG09老鹳草方治疗30例VEGFR-TK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VEGFR-TKI)所致Ⅱ~Ⅲ级HFSR(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治疗疗效、手足疼痛缓解程度、KPS评分、中医症候疗效、HFSR分级缓解至Ⅰ级的时间以及
目的通过对足阳明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系统的追根溯源的文献整理研究,尝试为规范腧穴的主治表述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建立相关的文献方法学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在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九部,现代通用的针灸学教材六部,对有关的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条文进行逐条检索、收集、整理。结果初步完成了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历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了大体的归类与疏理。结论1.足阳明胃经头部腧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