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合物水泥基材料除湿防腐蚀效能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绿色功能化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地下与沿海建筑结构内部抗渗、除湿和防腐蚀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难题,随着建筑空间使用性能优化和多功能需求提升,对地下建筑结构内湿度控制的要求逐步提升。含盐等腐蚀介质的水汽分子渗透在混凝土毛细孔道内,长期作用下,侵蚀着钢筋和混凝土组分,造成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腐蚀剥落,结构耐久性下降,劣化内部空间使用性能,甚至导致结构失效。本论文研发了用于长期受潮地下构筑物的建筑材料和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湿度和腐蚀介质含量的技术,创新性地开发了导电砂浆的除湿性能并建立湿敏性,对导电材料的绿色发展和建筑结构的智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多种聚合物乳液、导电CF、导电CB、硅灰、水泥及外加剂为原材料,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导电聚合物水泥基材料。在优化其导电、力学、韧性及防水性能等基本性能基础上,重点探究了不同材料组分对材料除湿防腐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作用机理,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试件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和湿度场进行了模拟论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研究了多种聚合物乳液及导电填料对导电净浆及砂浆性能的影响,主要指标为流动度、电阻率、折压比及吸水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从四种聚合物乳液中选定了性能优良的聚合物H和聚合物 R;其次,通过二次正交试验将两种聚合物乳液复掺,确定了满足导电净浆各性能要求的最佳配比,为1.2%导电填料含量(导电CB对导电CF代替率50%)和15%聚合物乳液含量(聚合物R对聚合物H代替率34%);最后,在净浆研究结论基础上研究了各组分对导电砂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 SEM、XRD 和比表面积分析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导电材料及聚合物乳液对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
  在制备完成导电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试件的除湿防腐性能,包括结构表面电热除湿性能、试件分别在浸水和浸氯盐条件下的电渗除湿性能、试件在浸氯盐后的电渗除氯性能及试件在电热电渗综合作用下的除湿和除氯性能。试验将不同配比的导电聚合物砂浆试件与普通砂浆试件做了对照,关注了除湿过程中的温度、电阻率和湿度变化,并且建立了导电聚合物砂浆湿度与电阻变化率间的湿敏性关系。在电热电渗综合作用下,试件在60v直流电压下电渗180min后,灰砂比1:3的砂浆终点相对湿度降至56.1%,较对照组降低33.6%,砂浆阴极最高相对除氯度24.02%,较对照组提高113%。
  本文通过ABAQUS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模拟了导电聚合物砂浆在干燥状态下的通电生热能力和在湿状态下的电渗后湿度场分布,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误差均在5%以内。
其他文献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凭借其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在大跨、高耸、特殊工程条件以及修复和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在 FRP 外贴加固工程中,FRP 与混凝土界面采用的有机粘结材料易于老化,严重影响了 FRP 的利用率和加固效果。近年来,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由于混凝土受拉、钢梁受压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结构在较低的静载作用下呈现复杂的非线性行为,在移动车辆、风浪等疲劳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往往进一步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静力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裂缝发展规律以及结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  (1) 选取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是一种新颖的薄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独特的手风琴效应、优良的结构特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两种典型材料的力学优势,克服了当前桥梁工程中面临的传统混凝土桥梁自重大、长期蠕变和下挠问题,实现了桥梁快速减重,是高比强度、轻量化腹板组合梁的典型结构之一,已在国内外桥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随着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发展呈现大跨径、大曲率、宽悬臂、变截面和新工法等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疲劳裂纹对桥面系安全使用危害大并且修复困难。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大多采用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疲劳设计方法。然而,实际工程中顶板发生疲劳开裂时远没有达到预估的疲劳寿命。本文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纵肋焊缝细节,给出了三种改进的焊接节点疲劳性能评估方法:简化节点结构应力法、缺口应力法、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并基于这三种方法,对比分析了江阴长江大桥的疲劳寿命。本文的主要研究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完成或相继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工程结构在环境侵蚀、材料劣化、日常服役荷载等作用下逐渐发生性能退化。近年来桥梁坍塌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对规模庞大、系统复杂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地维护管理并保障其安全运营是国内外关注的共同课题,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利用检测技术和健康监测技术
学位
本文基于地聚合反应,以废弃混凝土粉料(单独或与偏高岭土、粉煤灰的混合料)形成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将地聚合物胶凝材料与再生骨料拌和制备再生混凝土,实现废弃混凝土完全再生利用,以揭示再生机理和明确工程特性为目标,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基于地聚合反应废弃混凝土再生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研究废弃混凝土粉料合成地聚合物的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分析NaOH浓度、水玻璃掺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温度变形等共同作用下的蠕变性能分析极为复杂,且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筋(碳纤维复材筋,简称CFRP筋)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长期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将其用作混凝土结构体外预应力筋,有比现有预应力钢筋不同的优势,可有效改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腐蚀
航站楼作为提供飞机乘客转换陆上和空中交通的多功能设施,轻量化、大型化导致该结构屋盖体系风损风毁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强台风频繁发生的东南沿海地区。与良态风相比,台风作用下近地面风场高湍流、多突变、强切变等风场特性显著加剧航站楼结构近壁面气流运动形式的紊乱性,造成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突变、瞬时极值风荷载过大、脉动风压伴随出现非高斯特性等特征。加之现存结构抗强/台风研究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存在理论
为了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SBS改性剂对沥青改性,而国内湿法成品改性沥青目前暴露了诸多缺陷,其根本原因是由于SBS改性剂是采用湿法,即预先掺入沥青再进入拌合楼,这就导致了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的困难,并带来一系列经济、环境上的问题,为此干法改性应运而生。由于干法改性还未被广泛应用,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因此论文针对干法改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及优势。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学位
随着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的普遍应用,超规范高度限值(190m)的特大型冷却塔陆续兴建。相比中/大型冷却塔,200m级以上特大型冷却塔结构动力特性更加复杂,其表面风压的非平稳和非高斯特性更为显著,造成塔筒表面的瞬时极值风荷载过大,尤其在强(台)风作用下冷却塔结构局部或整体风毁事件时有发生。与良态风相比,台风的近地面风场更加复杂,其特异性风剖面和登陆衰减效应使得冷却塔周围空气绕流十分紊乱、表面压力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