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是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城市化浪潮,对城市景观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化的诱惑下,城市景观被从城市化系统中剥离出来,追求独立的“城市化”呈现,忽略了城市生活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作用,表现为对城市景观发展的急功近利和偏重形式表现。这增强了城市景观在城市化过程对土地、资金、能源、人才等资源的捕获力,致使城市景观有机生成机制和整个城市化自组织功能的失灵,引发自然生态、社会公平、多样性缺失、归属性缺失、城市化进程受阻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城市景观的本质和城市化的目的,发现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区域的扩张,而是应该理解为人口、居民素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环境等各因素向城市属性的转变。城市景观需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主客体的关系、主体的知觉体验和功能,而不仅仅是当前“城市化”所追求的艺术形式。
基于对古今中外的城市景观“反城市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与分析:野鸭湖——假日小镇上虽然标榜主张“反城市化”设计,但其实质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效区化”;俞孔坚的“反规划”理论与白话景观注重景观空间的连续性与安全,提倡景观日常性,是维护景观生态安全、保持景观空间连续性、延续城市文脉的有效手段;吴良镛先生的有机更新理论是“反城市化”设计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但运用到菊儿胡同的设计上存在着异化现象,表现为对历史景观形式或设计语言的迷恋;简·雅各布的“街道芭蕾”所提倡的“多样性”是“反城市化”设计追求的重要内容,是城市产生活力的源泉,但也缺乏对社会分层现象和贫穷问题的深刻认识;劳伦斯·哈普林关注人们在环境中的运动和空间感受,怀有社会民主意识和生态设计思想;乔治·哈格里夫斯的景观设计实践超越了以往的风格流派之争,使那些在生态学家与艺术家之间看起来巨大的分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丁克尔斯比尔小镇注重邻里、生态保护和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表现,追求景观空间的连续性,提倡景观功能混合和多样性;尊重生活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现代的法国人将真实、写意的生活态度融入城市景观,将城市打造得真实、具体、不浮夸、不做作,力求使城市中建造的一切都具有实际的功能。汲取以上各个案的合理成份,尊重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保障景观生态格局安全;以城市生活对景观的塑造为基础,研究生活的细节,探讨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通过人文经济、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的表现,公众参与,乡土设计,景观生态廊道的建立,同时制定城市景观发展控制规划,建构城市景观“反城市化”设计的理论,保障城市景观在城市化过程中健康平稳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