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热”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反义词,然而目前尚没有文章就二者使用中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进行过详尽地考察与研究。由此本文选取“冷”“热”这对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以标记理论、对称理论、认知理论和潜显理论为指导,基于CCL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对“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进行系统、全面地考察与分析,并深入地探究二者对称与不对称背后的原因,最终借助对二者对称与不对称成因的挖掘来有效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共分为五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冷”“热”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理论与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说明。第二章主要从词法层面对“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在词汇意义上,“冷”“热”的基本意义是对称的,由基本义延伸而来的引申义部分对称,也有部分不对称。在构词数量上,受义项数量的影响,“热”的构词数量明显多于“冷”。在构词方式上,“冷”“热”所构词都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和附加式这六种结构类型,在构词形式上表现出“形式对称,语义也对称”“形式对称,语义不完全对称”“形式对称,语义完全不对称”“形式不对称,语义也不对称”和“形式不对称,语义对称”这五种情况。第三章主要从句法层面对“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冷”“热”重叠式在充当不同句法成分时的对称与不对称表现。接着考察了“冷”“热”入句后的表现,主要就“冷”“热”在进入到“冷/热+了+N/NP”“V+冷/热+了+N/NP”以及“热了N/NP,冷了N/NP”这三种句法结构中的句法语义表现来分析二者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第四章对“冷”“热”在词法和句法层面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产生的原因。二者在使用上的对称性主要是受到语言内部经济原则的制约,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都追求省力、简便。而导致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对称性的成因则较为复杂,既有语言内部如语义和谐律的制约、语义演变的不同步和反义关系的不唯一性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语言外部如认知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第五章考察“冷”“热”的对称与不对称表现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冷”“热”的对称性有利于二语习得者进行对称性类推学习,而二者的不对称性则会对二语习得者的类推学习造成干扰。鉴于此,我们根据上文的分析与研究结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冷”“热”的习得与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通过本体研究为实践教学提供服务。第六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加以总结,明确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OASIS程序将直接法与常用的蛋白质晶体学方法相结合,用于推演蛋白质晶体的衍射相位,已经证明非常有效。本文更进一步从理论、应用和自动化三个方面,发展了OASIS的方法和程序
本文介绍一种背负式短波电台天线自动匹配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利用微电子处理器,对匹配系统中各种检测器提供的信息进行处理后,控制继电器和选接相应的调谐元件;自动地达到天
网络实名制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处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主体在网络中言行的权责利对应到现实中存在个体的身份确认机制。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及发展的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急速扩张,人们对地下资源的消耗明显加剧,进而加剧了地面沉降灾害的影响,而防治地面沉降灾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长期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地面
<正> 本专利介绍的全自动天线耦合器具有三个可变电抗元件,其中之一与天线输出端连接。位于耦合器输出端的阻抗检测器及相位检测器串联连接耦合器输入端与输出端。这些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