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谐振腔:从锁相耦合阵列到偶极天线阵列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aoyonghe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Terahertz Quantum Cascade Laser,THz-QCL)问世以来,由于其能量转换率高、紧凑、轻便、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了THz辐射源研究领域中的焦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THz-QCL在输出功率、最高工作温度、远场光斑、单模性质以及调谐范围等性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进步不仅得益于量子级联有源区的设计和外延生长技术的提高,同时也得益于人们对THz-QCL波导结构和谐振腔结构的探索。本文以设计出优异的谐振腔结构,以提高THz-QCL输出功率、远场光斑质量以及单模性质关键性能为目的,分别对THz-QCL锁相耦合阵列和双金属波导偶极天线阵列进行了研究。围绕锁相耦合THz-QCL阵列技术路线,以成倍地提高单模激光器的最高输出功率为目的,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了掩埋光栅一级分布反馈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1st-DFB-THz-QCL)中的模式竞争和功率特性。理论计算得到掩埋光栅腐蚀深度与两个带边模式的波导损耗、光学限制因子、辐射损耗以及辐射效率的关系。实验和测试表明,激光器辐射波长和掩埋光栅的周期呈正比,激光器可在整个动力学范围内均实现稳定地单模工作。2)结合上述工作,基于倏逝波耦合机制获得了包含有两个1st-DFB-THz-QCLs的锁相耦合激光器。在理论上探究了锁相耦合结构中同相耦合以及反相耦合的阈值条件和模式竞争。从实验上获得了稳定工作的单模输出锁相耦合激光器阵列,其最高输出功率为8.06 mW,是单元器件的1.72倍。光谱以及远场测试结果分别验证了锁相耦合激光器处于稳定地锁相状态,并且通过调节阵列中的单元器件的泵浦电流,实现了对锁相耦合器件一维远场的电调控,其中远场光斑最强点的角度可从-10°到10°连续地电致扫描。围绕双金属波导偶极天线阵列THz-QCL技术路线,以获得高散热性能、高质量远场、高辐射效率、宽频率电调谐等优点为一体的THz-QCL谐振腔为目标,研究结果如下:3)运用偶极天线理论,探讨了单个线性偶极天线以及偶极天线阵列的原理基础,探讨了天线结构的辐射场的辐射角度、辐射损耗等特性。将偶极天线结构和THz双金属波导结构相结合,研究了双金属波导偶极模式的电场分布和功率流特性,进而研究了双金属波导偶极阵列结构中的同相模式和反相模式的特性,揭示了两个模式不能直接用于THz-QCL谐振腔的原因。4)基于同相模式,并采用聚苯丙环丁烯(BCB)介质层和金属反射镜面,设计了新型THz-QC-VCSELs谐振腔结构。该结构利用双向辐射偶极天线的特性,结合双向辐射天然的反相关系,经金属镜将反相位的光场反射回偶极天线的顶部,显著降低谐振腔的辐射效率,实现THz辐射的激射。计算表明,该结构可灵活地控制激射频率以及辐射损耗,并且具有单瓣的远场辐射光斑,模拟得到远场光斑的半高全宽可低至6.5°?8°。提出了新型的谐振腔边界条件——辐射边界条件(Radiation Boundary Condition,RBC),计算表明,它可减少器件的功耗,提升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探索了Ga As基的BCB键合固化工艺,构建精确厚度的BCB介质层和反射镜,设计并摸索了THz-QC-VCSELs的工艺流程。5)基于反相模式,设计了非均匀偶极天线垂直表面发射的THz-QCL谐振腔。通过模拟数值分析,获得了结构参数和激射频率、辐射损耗的关系。模拟中发现,该谐振腔同时具有高质量远场、窄脊条、辐射损耗大范围可调等优点。在实验上获得了单模、垂直表面激射的THz-QCL,器件远场光斑的半高全宽可低至4.5??16?。实验上探究了非均匀偶极天线THz-QCL的结构调谐以及功率特性,获得了最高输出功率为33.2 mW,功率斜率效率为77.2 mW/A,电光转换效率为0.14%的器件。最后,对进一步提高非均匀偶极天线垂直表面发射的THz-QCL的性能,最终实现连续流模式下,具有高输出功率、高质量远场光斑、宽的电调谐范围性能的THz-QCL做出展望和设想。
其他文献
在空间探测应用中,需要使用热控系统对低温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进行控温。机械制冷机能够提供较大的冷量,同时保证输出温度的精度和稳定性,是航天热控系统的理想冷源。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两相热传输设备,能将制冷机的冷量远距离传输至受控元件,同时隔离制冷机对光学系统的电磁和机械震动干扰,环路热管管线具有一定的柔性,方便在航天器内灵活布局。环路热管冷凝器是与制冷机换热的核心部件,由于冷凝器尺寸通常远大于制冷机
为了阐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本实验探索了多种方法,包括传统差异筛库、传统cDNA array和cDNA microarray,对穿通纤维切断后大鼠海马的基因表达图谱进行了研究。传统差异筛库在大鼠脑的2300个低丰度表达基因克隆中筛选到了6个在去神经30天海马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但Northern blot 没有证实其中任何一个基因为真阳性克隆。Custom cDNA array
酵母基因PHO85a编码一个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蛋白激酶(Cdk),Pho85b与Pho80形成Pho85-Pho80激酶复合物,磷酸化Pho4从而调节其细胞地位。此外,Pho85还参与其他细胞功能调节,包括细胞周期、糖原代谢,以及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等。Pho85的这种功能多效性归于其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因子,迄今为止已经鉴定了10个与Pho85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质因子(Pcl):P
单核苷酸碱基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基因组序列中最为常见的遗传多态。在本论文中我们拟建立人类21号染色体中国人SNP数据目录和单倍型图谱,寻找人类与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序列差异,并将SNP应用于复杂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致病基因的寻找,环境因子敏感基因(相同苯环境下更易引发苯中毒)的寻找和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病毒
新型疾病与癌症逐渐表现出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无法治愈的特点,迫切需要发展高灵敏探测技术实现对疾病早期超低浓度目标物的快速、准确诊断。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制备成本低廉、小型化可集成的特点,基于纳米材料半导体的生物传感器备受关注。特别是二硫化钼(MoS2)纳米薄膜生物传感器,相比于石墨烯和其它体半导体材料,其合适的禁带宽度在生物传感器应用中对生物目标物拥有更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更低的探测极限,在
氧化钨(WO3)是一种极其重要的n型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其禁带宽度为2.4–2.8e V。WO3纳米材料一般以非化学计量相形式存在,体结构带有不同程度的氧空位和缺陷,这种特性可以促进材料表面的气体吸附和脱附,使得WO3纳米材料成为半导体气敏传感器重要的研究对象。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综合性能,科研工作者在调控和功能化WO3的纳米结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WO3纳米材料探测气体的内在工
由于短波红外辐射独特的波段特性,短波红外成像系统具有夜间可成像、受光线变化干扰小的优点。近年来,为了提升夜间等微光环境下获取图像的质量,使得安防、监控设备可以真正做到全天候有效运行,短波红外成像系统成为发展的新方向。但也正因为其波段特性特殊,短波红外成像系统获取的图像与常见的可见光红外图像具有较大的模态差异,在观察时与可见光图像相差较大,影响对图像中目标的观察及识别。在监控、安防应用中,对所获取图
癌症在全球范围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癌症患者当中,肺癌作为发病率第二(男性当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女性当中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癌症,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影像学诊断信息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都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而目前绝大多数关于肺部肿瘤的计算机辅助研究都是借助影像学信息开展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数据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丰富和增加。由于肺部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借助
短波红外(SWIR,short-wave infrared)的波长覆盖范围为1~3μm,处在红外波段中的反射波段。相比于中长波热成像,短波红外能够反映更多的物体细节,方便检测与识别;相比可见光,短波红外在穿透云雾、烟尘等有着出色的表现。短波红外因其独特的成像特点,在弱光成像、着火点检测、环境检测、矿藏探测、半导体检测、农作物检测、生物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针对短波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具有
多光谱和偏振成像是目前和下一代红外相机的发展重点,与单纯利用光强度信息成像相比,窄带、多光谱成像和偏振成像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目标信息(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能够确定目标的绝对温度,从而降低相机对大气条件的敏感度。多个相邻光谱通道的组合有利于复杂环境中掩埋目标的探测,人工目标(如金属或玻璃)通常具有与自然目标不同的偏振特性,获取偏振信息能够帮助人们有效识别人造物体,因此是提高识别效率和减少误报警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