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响应行为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负荷快速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负荷峰谷差逐步增大,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下系统净负荷愈发难以预测,而煤电等灵活性较强的机组的装机比例逐渐降低,系统调峰缺额日益增大,弃风与切负荷问题严峻,迫切需要挖掘需求侧响应资源。作为价格型需求响应方式,分时电价通过峰谷差价引导用户“削峰”与“填谷”,可有效抑制负荷波动和缓解供需矛盾。本文首先概述了分时电价机制设计相关研究,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分时电价政策实行现状,指出用户范围、峰谷电价和峰谷时段是分时电价机制实行效果的关键要素,为后文提供了研究方向,并对其他地区制定分时电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分析了分时电价对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效益影响,讨论了分时电价机制下多种主要用户电价电量响应行为,并分析了分时电价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原则,为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针对分时电价下用户范围选择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成本选择用户范围的分时电价优化策略。构建了用户响应分时电价所产生的调整成本函数,假设理性用户以生产总成本最小为目的响应分时电价,建立了用户响应分时电价意愿评估模型,通过理论科学选择用户范围;并建立了用户范围与峰谷电价联合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合理选择用户范围和制定峰谷电价,引导更多用户响应分时电价,进一步提升削峰填谷效果和社会效益。最后,针对当前峰谷时段仅根据负荷曲线数值大小而单独划分,未能反映峰谷时段与峰谷电价设计和用户响应行为的相互作用机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季节性分时电价与峰谷时段双层优化模型。建立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电源与电网规划模型,挖掘了分时电价实行的具体经济效益;构建了实行分时电价后各主体的效益模型和用户响应不确定性下各主体效益约束条件;进而建立了考虑源网规划的季节性峰谷电价与峰谷时段双层优化模型,使得分时电价的制定能充分考虑峰谷电价、峰谷时段和用户响应行为的相互作用;同时引入辅助变量转化下层峰谷时段优化模型的非凸双线性项,使得模型更适用于工程应用;并在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能制定更优的峰谷时段和峰谷电价,可有效应对净负荷出力不确定性并降低系统总成本和弃风与切负荷量。
其他文献
气化炉是煤气化制氢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情况决定着制氢系统的工作状况。在气化炉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影响气化炉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现场运行人员因为对气化炉内部运行情况的了解不充分,无法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实现气化炉内的物理场的在线可视化,可为运行人员提供更多的实时运行信息,增强现场运行人员对气化炉内部实时运行情况的了解,实现气化炉的优化运行。因此,有必要对气化炉物理场进行在线可视化
学位
在处理城市污水、废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副产物。污泥中含有致病微生物、营寄生或腐生的低等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遭遇“污泥围城”的困境。热解技术可以使污泥在热解后有效减少体积,杀死病原体,分解有机物,转化为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生物炭,具有非常广泛的运用前景。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污泥热解中加入CaO,研究污泥热解固相产物生物炭中重金属
学位
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积极发挥大思政的引导功能,挖掘大思政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联系和价值蕴含,将大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总结得出大部分高校存在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人才激励机制不强,产学研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重点从“解放思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评价改革,完善各方人才激励制度”“加强产学研协同,合力共促科技
期刊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将成为“能源革命”的基本趋势。在此背景下,具有调峰和低碳环保优势的天然气发电发展迅猛,但是以燃气轮机为主的天然气发电系统存在部分负荷效率不高和运行灵活性尚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外界负荷快速变化及调峰需求,提高燃气轮机系统运行灵活、调峰高效性及向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文在燃气轮机组压气机抽气储能
学位
液体的润湿和蒸发在调节自然气候,工业生产生活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润湿理的论研究在1805年Young方程的提出后才真正开始,1980年后相关研究进入到分子尺度上,分子动力学被开发并应用于其中。由于实验技术和理论模型在微纳尺寸上的限制,关于润湿下的接触角形成、微液膜拓展,以及蒸发过程液滴内流场变化机理等,还未被完全揭示。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LAMMPS软件研究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润湿和蒸
学位
大规模利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目前生物质是最有潜质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生物质热解技术因工艺简单、转化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常规热解获得的生物油含氧量高,无法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升级生物油品质的技术。本文首先通过陈腐垃圾与玉米秸秆的热重特性和产物组分分布,研究共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然后在共热解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沸石催化剂,探讨沸石催化
学位
燃煤电站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应用最广的燃煤电站烟气脱硝技术。SCR系统出口NOx排放浓度的准确实时测量对喷氨量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场的NOx浓度分析仪器测量具有滞后性,导致喷氨量与实际NOx浓度不匹配,难以实现精准的喷氨控制。建立准确、提前预测的SCR系统动态模型是解决这
学位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燃煤发电是我国的主要电力来源。对电厂入炉煤质进行快速分析,有助于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助力碳中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因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多元素同步分析等优点,被认为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煤质快速分析技术而备受关注。然而在应用LIBS进行煤质分析时,煤的挥发分会在激光的热作用下析出
学位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技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从老子“道法自然”的角度出发,提出基因编辑技术的实施应遵循“自然原则”,实现对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遵守无为原则,实现利益最大化;遵循自然法则与伦理原则合一,增强责任意识。
期刊
随着核电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充分利用核电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预防和减少人因失误,对实现核电厂智能运行安全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现有人因失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基于人机交互过程及安全状态的预测和诊断分析技术可深度还原系统运行操作任务执行过程,及时行为纠偏,进而有效预防和降低人因失误。本文以实现核电厂智能安全运行为研究目标,旨在探索深度学习和过程挖掘在核电厂运行状态监测、运行故障诊断及操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