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蟾蜍离体心脏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73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在窦性心律的一定时间内,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它不同于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的平均心率,HRV反映了心率连续的瞬间波动,而心率的波动受体内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和调节,所以HRV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认为HRV频谱中的极低频(very low frequence,VLF)与温度调节有关,但温度变化引起VLF改变的具体神经调节机制还未见报道。而且,温度对心率的影响是否是通过直接影响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实现的,尚未探讨清楚。本实验通过采集三种不同温度下蟾蜍离体心脏的心电图,分析温度对HRV的影响及其神经调节机制。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处理健康中华蟾蜍,雌雄不拘,体重(45~70)克。给予12h:12h光照-黑暗周期(早8:00-20:00光照),保持室温22±2℃,温度(50±10)%。蟾蜍人工饲养。在实验中随机分组。所有ECG数据采集在14:00-18:00之间进行。二、动物分组将蟾蜍随机分成三大组,分别制备离体心脏标本,即34℃组、22℃组和10℃组。每组分为如下小组:1、交感神经阻滞剂(Atr)组(n=10)2、迷走神经阻滞剂(Phe+Pro)组(n=10)3、同时给予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阻滞剂(Atr+phe+pro)组(n=10)三、心电图数据的采集制备蟾蜍离体心脏灌流标本后,将标本经导管连于恒温水浴箱,置于四腔器官浴槽系统测量离体心脏的心电图。四、心率变异性分析取术后灌流10min-40min的ECG作为对照组数据,取用药后10min-40min的ECG作为给药后数据。用HRV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HR和HRV频域指标。五、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实验结果(1)低温时,HR减慢(P<0.01);高温时,HR增加(P<0.05)。(2)温度相差12℃以上时,低温时,VLF增加(P<0.05);高温时,VLF明显降低(P<0.01)。HF与VLF的变化相同。(3)在三种温度(10℃、22℃、34℃)下,给予Atr后,VLF显著降低(P<0.01),LF/HF升高(P<0.05)。给予Fen+Pro后,结果相反。在室温(22℃)组,给予Atr+Fen+Pro后,LF/HF降低。讨论心脏离体后,高温灌流时心率增加,低温灌流时心率减慢,说明温度对心率的影响可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脏的窦房结细胞而实现。但是,在低温灌流时,除了有温度对窦房结的直接作用外,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增强也参与调节。当温度相差12℃以上时,VLF与温度也成反比例关系。这就表明VLF受温度调节。同时,HF与VLF的变化相同。从而推测VLF与HF相似,也可反映部分迷走神经的活动。在三种温度(10℃、22℃、34℃)下,给予Atr后,VLF降低(P<0.05),LF/HF升高(P<0.05);给予Phe+Pro后,结果相反。由此可再次推测VLF受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室温(22℃)组给予Atr+Phe+Pro后,LF/HF降低。从而说明心脏离体后,心内交感神经调节占优势。结论温度对心率的影响可通过直接影响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实现。VLF受温度调节的影响,而且VLF主要受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话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
本试验以皮燕麦(A sativa L.)和裸燕麦(A nuda L.)为材料,以幼胚为外植体,研究胚龄、基因型、供试培养基和4℃低温预处理时间对燕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针对皮燕麦和裸燕麦初
新课标的出现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抓住新的教学要求,并不断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是学生课程中的难点科目,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认真找出和分析在
目的:重金属铬污染已经成为职业接触人群肺癌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由铬污染引起的非职业人群肺癌的比例也逐年在增加。探究铬污染致肺癌的机制迫在眉睫。HnRNP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细胞重构是研究核质互换关系的必由途径,而胞质体(脱核后的“细胞”)的制备是其前提。贴壁生长细胞脱核技术相对成熟,悬浮生长细胞脱核难度较大。本实验旨在探讨悬浮细胞胞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呈现不同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导致血吸虫独特的代谢和发育过程及显著的生物学
背景和目的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Mtb)是已经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之一。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死灰复燃及多种耐药菌株的流行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策略之一。业已肯定,结核结节是结核病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特征。早期结核结节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肉芽组成,随着炎症反应的进展,逐渐被巨噬细胞转化而来的类上皮细胞(EC)、EC融合或核分裂形成的郎罕氏细胞所替代。有文献报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昆虫血细胞具有高效包囊入侵物的能力,但许多寄生蜂或寄生线虫能以不同的方式避免宿主昆虫的包囊作用。目前人们对于寄生蜂和斯氏线虫避免宿主昆虫包囊作用的机理已研究的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