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筛查与功能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光眼是以进行性视神经变性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一类综合症,位列全球第二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患者视功能,对个人和社会均造成巨大损失。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遗传异质性疾病,遗传因素在POAG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迄今为止已定位了6个POAG相关染色体位点,鉴定出两个开角型青光眼相关致病基因:TIGR/MYOC(trabecluarmeshwork-inducibleglucocorticoidresponse)基因和OPTN基因(optineurin)。1999年葛坚教授课题组首先报道了一个典型、完整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大家系(GZ.1家系)。该家系具有家族聚集性、地域封闭性、遗传稳定性、临床特征性等特点,具备青光眼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独特优势。 本研究应用全基因组扫描和基因测序法证实TIGR/MYOC基因为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致病基因,该家系中TIGR/MYOC基因存在Pro370Leu和Arg169Gly两种突变型,进一步本研究利用体内外基因转染技术,对Pro370Leu和Arg169Gly突变型TIGR/MYOC基因进行体内外功能研究,试图解读TIGR/MYOC基因的致病机制,旨在通过揭示这一典型青光眼家系独特表型背后的遗传本质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1.利用全基因组扫描、单倍体型分析以及基因测序方法对GZ.1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筛查; 2.正常人眼小梁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从角膜移植后剩余组织取材,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并利用光镜、电镜、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小梁细胞; 3.突变型TIGR/MY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在野生型TIGR/MY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构建Arg169Gly和Pro370Leu突变型TIGR/MY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4.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IGR/MY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小梁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小梁细胞,分别检测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IGR/MYOC蛋白在细胞内外的表达量及其亚细胞器定位,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和纽蛋白的形态与分布,小梁细胞迁移能力,内质网分子伴侣-PDI和GRP78、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并利用Hochest染色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5.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IGR/MY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体内转染:利用阳离子聚合物(PEI)介导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IGR/MYOC基因体内转染小梁网,分别于转染后1d,3d,7d,14d进行小梁组织病理学切片、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小梁组织的结构改变。 结果1.经全基因组扫描、单倍体型分析以及基因测序方法证实,GZ.1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TIGR/MYOC基因,TIGR/MYOC基因存在Pro370Leu和Arg169Gly两种突变型; 2.体外成功培养正常人眼小梁细胞,并获得Pro370Leu和Arg169Gly突变型TIGR/MY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3.经Westernblot分析检测证实,培养上清液中突变型TIGR/MYOC蛋白的细胞外分泌较野生型明显减少; 4.荧光免疫组化证实野生型TIGR/MYOC蛋白在小梁细胞内呈点状、弥漫、散在分布;Argl69Gly突变型TIGR/MYOC蛋白的分布向核周集中,与内质网高度重叠;而Pro370Leu突变型TIGR/MYOC蛋白是以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积聚体形式存在于胞浆内; 6.RT-PCR以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Arg169Gly突变型转染组GRP78和PDI表达较对照组、野生型TIGR/MYOC基因转染组轻度升高; 7.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IGR/MYOC基因对小梁细胞功能的影响 (1)突变型TIGR/MYOC基因转染小梁细胞中微丝束粗大并向胞膜处边集,纽蛋白在核周的分布明显减少,而在胞膜处的分布则变得不连续、不规则、呈散在点状; (2)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突变TIGR/MYOC基因转染小梁细胞迁移率较野生型以及正常对照轻度下降,与细胞内肌动蛋白丝再分布及周边部集聚相一致; (3)RT-PCR、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证实,Arg169Gly突变型TIGR基因转染组MMP-2的表达明显下降,但MMP-9的表达无明显改变。 (4)Hotchest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检测各组间凋亡细胞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 8.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IGR/MYOC基因体内转染小梁网,小梁组织病理学切片未观察到明显异常,但透射电镜观察小梁组织发现小梁细胞出现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水肿、细胞凋亡、脱落。 结论1.GZ.1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致病基因为TIGR/MYOC基因; 2.TIGR/MYOC基因Pro370Leu突变为GZ.1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致病性突变,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家系成员青光眼发病危险性的早期基因诊断手段; 3.Pro370Leu和Arg169Gly突变型TIGR/MYOC蛋白的致病机制不同:发生于TIGR/MYOC蛋白N端的Arg169Gly突变型TIGR/MYOC蛋白在内质网内积聚,并可诱导内质网应激反应;而发生于TIGR/MYOC蛋白C端的Pro370Leu突变型TIGR/MYOC蛋白在细胞胞浆内以难以降解的积聚体形式存在; 4.GZ.1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可能的发病机理为:Pro370Leu和Arg169Gly突变型TIGR/MYOC蛋白一级结构的改变,使得蛋白质α-螺旋或β-折叠等二级结构的形成不能正确完成,最终导致蛋白质在内质网内错误折叠、功能构象发生严重错误,蛋白质无法正常分泌,在细胞内积聚,对小梁细胞造成毒性作用,小梁细胞功能异常,最终导致了GZ.1家系POAG的发生; 5.Pro370Leu可能属于一种较为常见、古老的突变,与该家系早期发生、病情严重的临床表型高度相关,对于GZ.1家系青光眼的发生起到关键的作用;6.Arg169Gly突变作为一种罕见变异为本家系首次报道,该突变极有可能与Pro370Leu协同作用,并可能对其临床表型起到修饰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企业在发展和经营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开始慢慢显现.在这种条件下,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现在它管理上有很多不完善的问题,
目的 观察自血肌内注射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汕头市皮肤性病防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 比较去氧肾上腺素与麻黄碱预注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三井人民医院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8例,按照
目的 了解龙岩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输液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龙岩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2018年3月、6月的输液处方为干预前组,2018年9月、11月的输液处方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
目的 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流感患儿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了解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清热类口服中成药在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HIS系统中调取2017-2018年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清热类中成药应用的相关数据,通过用
目的 分析靖江市人民医院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0例临床资料,详细统
  本研究通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行BAEP检查来探讨其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定位价值。  研究观察主波Ⅰ、Ⅱ、Ⅲ、Ⅳ、Ⅴ波的峰潜伏期(PL)、波幅及分化情况;Ⅰ-Ⅱ、Ⅱ-Ⅲ、
第一部分、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早期探查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弹性  目的:早期探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变化,对有效预防严重心脑血管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