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传播速度极快、感染范围极广、防控难度极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不久便成为全球性危机。国内外媒体围绕中国疫情的报道层出不穷,主题涉及到疫情描述、中国抗疫举措、疫情影响、疫苗研制等。新闻话语受文化的影响,针对同一事件,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了不同的话语特征和隐含的文化历史因素,以此传递给受众不同的话语效果和舆论导向。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医学、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研究。在语言层面,现有研究主要是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研究以及语言认知层面上的话语分析。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已有学者对美国杂志《时代周刊》有关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本论文依据文化话语研究理论框架对中美主流报纸《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涉华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2020年1月23日到2020年4月8日期间即武汉“封城”期间的涉华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作为研究语料。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涉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中言说主体主要是谁?通过什么话语形式呈现了什么话语内容?新闻报道传递了怎样的话语目的和达到了怎样的话语效果?在两家报纸的新闻话语中分别隐含了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因素?本研究借助语料库Lexis Nexis收集语料并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借助语料库分析软件Ant Conc3.5.8和Sketch Engine对言说主体、言说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应用文化话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对话语言说形式、言说目的和效果以及话语中隐含的文化历史关系进行定性分析,探索两家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呈现出的话语特点。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在言说主体方面,两家报纸大致相同。这些言说主体大致分为六类:记者、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官员、企业和组织、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外国民众。(2)在言说内容方面,这些新闻报道主要关注以下主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及进展的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期间的防控进展;医疗救助;疫情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情况;疫情数据实时报告以及根据数据对疫情发展态势的解读。在言说形式方面,这些新闻报道主要采用隐喻、互文性和模糊语这三种话语策略,分析后发现:两家新闻媒体通过使用大量的战争隐喻和竞赛隐喻使受众认识到疫情的威胁与紧迫。新闻语篇中互文策略的使用将新闻中的事件和新闻外的事件有目的地联系起来,达到传达新闻语篇字面和隐含意义的目的。模糊语的使用使报道者既传达了意义同时又规避了责任。(3)在言说目的和效果方面,《中国日报》呈现了中国国内抗疫的成功以及对于国际抗疫的积极援助,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形象。《纽约时报》试图借助报道中国疫情的名义,散布“病毒源头说”、“数据隐瞒说”等虚假信息,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有些新闻报道内容有意引导国际社会将攻击矛头指向中国,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4)在文化与历史关系方面,本研究根据文化维度理论分析发现:《中国日报》的新闻话语体现了中国文化具有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回避、柔性倾向和长期取向的特征。《纽约时报》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涉华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国文化具有个人主义、低权利距离、低不确定性回避、刚性倾向和短期取向的特征。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文化话语理论用来解读新闻报道的可行性,丰富了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的研究视角。本研究从文化视角探究了《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涉华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中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有利于读者在了解不同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解读新闻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