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的这种性质决定了阐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的极其密切的关系。西方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一反传统阐释学的理论,粉碎了追求纯客观意义的迷梦,寻回了遗忘的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前见、视域融合和原意重现的不可能性等阐释学观点.《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长期以来,《论语》饱受广大学者的青睐,成为众多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一方面在于《论语》这部作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涉及了众多领域,包括政治、哲学、文学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由于《论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语》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翻译离不开译者对原文本的阐释,是一个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是对原文的接受,解释则是对原文的阐释。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则提出“前见”和“视域”的概念,并指出任何完全客观的阐释是不可能的。本文选择理雅各、辜鸿铭的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同一作品不同阐释背后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伽达默尔的三个阐释学原则:前见、视域融合和原意重现的不可能性来研究《论语》的两个英译本。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来分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结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了国内外《论语》翻译的对比研究:第三章介绍了论文的理论背景,包括伽达默尔阐释学的理论基础,如前见、视域融合和原意重现的不可能性;文章对本文的理论基础作了阐释,伽达默尔充分肯定了前见对理解的意义,并且认为,理解的主客体各自具有自己的视域,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域,实现视域融合。伽达默尔还认为要完全消除误读现象,进行纯客观的理解是不可能的。。第四章对《论语》原文,英译本的作者辜鸿铭、理雅各以及选用该两译本的原因做了简单论述;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对《论语》的两英译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包括三方面的论述,即从视域融合、前见和原意重现的不可能性来分析;第六章是论文的总结部分,主要对论文进行了小结并阐述了论文的主要成果,局限性以及对后续研究者的一些建议。本论文的结论是:通过对两种译本的比较,能够发现对某一文本的解释是多元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误读和偏见。哲学阐释学能够有效地解释一些由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影响和决定的翻译现象,尤其适用于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译作进行研究,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翻译批评于是变得多元而宽容。期待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有更多这方面的探讨和对话,以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前见、视域融合和原意重现的不可能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译本是一个时代的前见,好的译本应该代表该时代的前见;译者与原作者的视域融合是时代的产物,译文的意义就在于其中有译者自己的观点,而非完全是原作者观点的重复;中国典籍有着悠久的历史,译者不是当时时代的人,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理解当时时代的产物,所以译者在自己所处时代的基础上,对原文意义的重新阐释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只是机械地照搬原文意义是完全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