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L-3在促进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per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在多种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但迄今有关PRL-3与肿瘤转移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PRL-3是如何促进肿瘤转移的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小鼠低转移性黑色素瘤B16细胞仅表达低水平的PRL-3,而高转移性黑色素瘤B16-BL6细胞PRL-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PRL-3可能在黑色素瘤的转移中起着某种作用。基于这一结果,我们构建了pIRES2-EGFP—PRL-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B16细胞,获得了稳定高表达PRL-3的细胞克隆B16-PRL-3 C18。与对照组相比,B16-PRL-3 C18细胞的形态变得更加细长,呈纺锤状,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体外Transwell细胞迁移模型实验证明,B16-PRL-3 C18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增加,而PRL-3特异的反义核苷酸及磷酸酶抑制剂Na3VO4或联吡啶(bpV)几乎能完全阻断PRL-3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地,小鼠体内荷瘤实验表明,接种转染空载体B16细胞的小鼠肺和肝脏上未见或仅见少数几个较小的肿瘤结节,与此相反,接种B16-PRL-3 C18细胞的小鼠肺和肝脏上可见数量众多且肉眼可辨的大肿瘤结节。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接种B16-PRL-3 C18细胞的小鼠肺和肝脏的肿瘤细胞浸润与恶性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PRL-3对肿瘤转移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增强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转移能力。为探讨PRL-3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了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PRL-3相互作用蛋白。我们的结果表明,PRL-3能与CSK(C—terminal Src Kinase)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证明在哺乳动物细胞内,PRL-3确实可与CSK相互作用。而且失去磷酸酶活性的PRL-3突变体PRL-3 D72A也依然可以与CSK相互结合。用RNAi的方法处理B16和B16-PRL-3 C18细胞降低内源性CSK的表达后我们发现B16细胞系的体外迁移能力没有变化,而B16-PRL-3 C18细胞系的体外迁移能力显著升高。提示PRL-3可能作为CSK的上游分子之一,部分的抑制CSK活性从而促进细胞迁移。另一方面,用RNAi的方法降低B16和B16-PRL-3 C18细胞中Src的水平后,B16和B16-PRL-3 C18细胞系的体外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该结果提示PRL-3可能是通过影响与SRC相关的信号通路来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当SRC被抑制后,PRL-3的功能也完全被抑制。
其他文献
水问题一直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现已成为国际政治议程的一部分,其中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是关键问题所在。水生态足迹是量化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影
电力系统维持功率平衡状态的主要手段是预留部分常规机组容量作为旋转备用。在不含随机性电源的电网中,旋转备用容量是根据确定性方法配置的。随着风电的迅速发展和并网容量大幅度增加,风电功率不确定性对系统维持功率平衡造成了困难,确定性的备用容量配置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风电并网的要求,系统针对风电应额外增加一部分备用容量保持功率平衡。考虑到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对电网产生的扰动,将风电功率预测偏差值定义为风电扰动功率
试验设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粒重、播种方式和施肥等4个因子,品种选用白芒麦(40年代,即早期品种)、咸农39(70-80年代)、小偃6号(90年代初)、远丰998(近期)等不同年代的4个冬小麦品种,粒重分为2种截然不同重量的大粒和小粒,播种方式设小粒单播、大粒单播以及大小粒等比例混播等3种播种方式,施肥设不施肥(CK)、单施氮(N)、单施磷(P)和氮磷配施(NP)等4种方式,共48个处理。以土垫旱耕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寻求新型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然而随着风电穿透功率的增
灵宝背靠背换流站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区联网的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工程,也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的直流工程,为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对换
随着电网的加速建设,高压输电网的枢纽作用日渐凸显,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点定位以及时恢复供电,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本文使用的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故障定位方法较之现有基于时域行波的方法,最大优点是避免了波头识别困难的问题,并能准确计算行波波速。但该方法在输电网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测量端系统等效阻抗难以准确获取,输电网中多端系统的故障支路定位等问题。钊对系统等效阻抗对故障定位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行波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并网发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网逆变器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电网的接口设备,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目前,单相光伏系统多采用非隔离的逆变器,以减小体积,提高效率;而非隔离型逆变器的一大技术难点在于去除隔离变压器后,需要对共模漏电流进行抑制,否则可能会引起电磁干扰,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基于H6拓扑单相非隔离光
大规模风力集群发电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山于我国能源和负荷的逆向分布,风电接入电网多采用风电场集群,高压输送模式。随着大容量风电场接入高电压等级输电网中,风风屯接入对主网的电压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大规模风电场集群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弱,系统抗扰动能力差等特点,着重从系统无功源的运行特性、电压稳定分析、风电集群系统低频振荡现象以及无功优化控制策略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风电集群系统接入
变流器是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风电机组变速恒频发电的关键,其控制策略影响着机组的稳定运行。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转子d、q轴电流耦合项中含有定转子电感、电阻等电机参数,而电机参数会随工况变化而改变,造成常规的矢量控制策略无法完全消除d、q轴电流耦合。因此,本文在内模控制结构基础上,结合滑模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d、q轴电流进行解耦控制。首先,根据双馈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得到电机等效
  风能作为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突出优点,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风力发电技术的探索,成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