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社会身份理论和刻板印象威胁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不同社会身份对初中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表现的影响。在研究初期,我们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初中生数学能力表现的身份进行了筛选。最终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选取了性别身份和班级身份这两种社会身份,作为后续实证研究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在实证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上海市某中学的初中预备班(六年级)学生(51名女生、107名男生,来自2个特长班和2个普通班),采用混合实验设计,分别通过“阅读材料”和“口头表述指导语”两种方式突出学生所具有的某一特定的社会身份,以探究不同的社会身份对同一名学生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刻板印象威胁,以及同一名学生所拥有的两种不同社会身份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同时对“阅读材料”和“口头表述指导语”两种突出学生身份方式,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威胁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班级间学生数学能力表现和自我评价比较特长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的在数学能力表现和数学能力自我评价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特长班学生的数学能力表现和数学能力自我评价水平,均高于普通班学生。(2)性别身份刻板印象在使用“阅读材料”和“口头表述指导语”两种实验条件下,在突出个体的性别身份时,女生的数学能力表现均呈下降趋势。男生数学能力表现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均没有显著变化。(3)班级身份刻板印象在使用“阅读材料”突出个体的班级身份的实验条件下,普通班学生的数学能力表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使用“口头表述指导语”突出个体的班级身份时,普通班学生的数学能力表现显著下降。特长班学生的测验成绩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特长班学生在两种实验操作条件下,均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表现出更高的评价;普通班学生仅在通过“口头表述指导语”突出班级身份时,表现出了更低的自我评价水平。(4)不同实验条件下刻板印象威胁比较使用“口头表述指导语”的方式突出个体的某一社会身份,比使用“阅读材料”的方式,对刻板印象中的劣势群体产生的刻板印象威胁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