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影像作品中的废墟意象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人们对废墟的关注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因为正是在这时候,艺术界开始对残缺艺术产生兴趣。18世纪末在浪漫主义的推动下,废墟成为一些诗人和画家的重要表现对象。19世纪中后期波德莱尔关于审丑的理论,以及本雅明的寓言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废墟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作为审美对象的废墟,内容越来越丰富,类型也越来越多样,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最开始人们只是关注历史废墟,后来转到地震废墟、战争废墟,在当代则转到工业废墟。这一转变本身也说明,人们对废墟意象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美学意义的理解,是逐步深化的。
  废墟意味着一种消解、一种毁灭,然而又暗含着新生,在当代艺术的实践中,废墟意象常常被运用于各类创作之中,艺术家以此为题材来表达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精神出路的探索。影像作品通过将废墟艺术化,使其超越了自身的原始意义而富有美学内涵。
  废墟意象在大卫·林奇的影像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似乎对工业废墟情有独钟。在其作品中,工业废墟意象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他让观者透过一幅支离破碎的工业废墟图景,来了解人们生活的悲欢与时代的沧桑。废墟意象往往映射出人们内心的挣扎和绝望,从这里,观者很容易看到,在物质世界破败不堪的表象之下,人们的精神经历过怎样的阵痛和转变,冰冷无情的工业社会又是如何导演了一场精神异化的大戏。
  碎片化和救赎性是废墟美学的两大特征,林奇的影像作品中展示出碎片般的废墟意象,其根本意义在于让人们从碎片中获得整体,从而找到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废墟意象以直观视图和悲情体验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关于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工业文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问题,我们不应该把林奇的废墟意象仅仅视为一种怀旧的悲歌,它也是对我们所处时代下工业与技术发展以及人类无止境欲望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批判。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致使人们不断寻找一条走出当前生态危机困境的道路。各国思想家、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各种生态理论异彩纷呈、互相碰撞,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层出不穷,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疑在其中独树一帜。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这一思潮中的领军人物。他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从生态学角度解读了马克思对资
学位
自十八世纪中叶人类逐步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在生产力快速提高与经济、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在我们享受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带来的优秀成果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开始越来越不协调,生态问题己然成为最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的问题,也是当今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瓶颈让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从各个角度去审视这一重要课题,然而,
学位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逐渐注意到了东方这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的国家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这引起了他的重视,尤其是对东方国家的村社(农业公社)进行了研究,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形成了“东方村社”思想,揭示了东方社会的独特之处。“东方村社”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从发现东方国家的村社制度,到开始研究,再到形成认识,得出结论是经过长时间
学位
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哲学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各个理论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以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为研究对象。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从创建以来就对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文学、美学、文化研究和大众传媒理论发展几乎都来自于对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其中的某些理论的汲取。正文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
教育价值是教育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教育价值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行为。马克思教育价值思想源自马克思教育哲学,是马克思教育哲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对教育价值这一问题认识的表述。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充斥着本应纯净的教育领域;随着深化教育改革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目标的提出,从价值论角度整理和挖掘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中关于马克思对教
学位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不仅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同时对人的自由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自动化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在自然界、社会,精神三个层面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论证,分析了自动化生产力对人自由发展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为:自动化生产力使人类对自然界的必然性有所认识,使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中解放
分工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但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哲学意义的范畴。分工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之中,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运动以及在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历来为马克思所重视。  马克思的分工思想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起到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的作用,因此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中被普遍关注的理论焦点。马克思始终将分工置于很高的地位,将其
学位
消费是人类社会独有的行为,人类存在着大量的自身需求,消费行为的产生就是为了能够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除了简单的吃喝以外,人类的自身能力也会通过消费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促进人类进一步的发展。消费自出现起就逐渐成为道德问题,并不是局限在经济问题范畴之内的。有消费就有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和意识形态,消费观会深刻影响着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在今天人们的消费观念日益成为问题,越来越多
马克思婚姻观是马克思对于婚姻与爱情的思考,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婚姻与爱情问题上的集中呈现。马克思婚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探讨了婚姻问题,并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建构了自身的婚姻理论。研究马克思婚姻观的目的在于为我国建构和谐家庭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其意义在于归纳其婚姻思想,并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家庭婚姻的实践。马克思婚姻观是历史的婚姻观,也
学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发达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物质的追求也愈发狂热,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掠夺程度也不断加深。然而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有限,于是生态危机等环境问题开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爆发,并且逐渐向全世界范围蔓延。因此大部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理论,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并且从生态伦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