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提出人人平等地接受教育的美好理想,并主张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不是空洞的理论,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群体和成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均衡、公平与普惠。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我国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是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这个特殊群体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国孤独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孤独症病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0-14岁儿童病患的数量可能超过200万。这个特殊群体又是最具有抢救价值的精神类疾患群体,他们有的拥有特殊才能,通过因材施教,能成为某些领域的突出人才;在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能力能有较好的改善。然而,现阶段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入学难、接纳程度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因此,必须重视这个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接纳,制定相应的教育公平政策,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文章主体部分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中国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几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解决我国特殊群体教育公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孤独症的特征,分析了我国孤独症群体教育公平发展现状,总结我国孤独症群体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指出学龄前、学龄期和大龄孤独症群体教育教育公平中分别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探讨实现我国孤独症群体教育公平的对策。指出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地区特殊群体教育公平实践的经验,从总体构想和具体举措方面分析了解决不同年龄段孤独症群体教育不公平的对策,着力实现孤独症群体的教育公平和自由全面发展。本文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运用到解决我国孤独症群体教育公平的实际问题,具有应用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