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证,它有着十分复杂的病因病机,与多个脏腑相关,其发病率高,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紧张、疲劳、情绪波动等都可能成为其诱因,中医药在防治心悸上有着独特的经验和疗效。从春秋战国时代到清末,历经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在研究心悸的防治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最早的伤寒论的记载,到近代医家对心悸的论述,本文记述了历代中医文献中心悸病证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证的论述发展及独到之处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为心悸病名的由来及沿革。从《内经》的首次提出心悸至其后病名的演变,分析了历代文献中心悸病名的出现、变化。第二节讨论心悸的病因病机,总的概括心悸的成因及辨别证型。第三节为重点论述内容,主要讨论心悸的辨证论治发展,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自春秋战国至近代医家对心悸证候的描述;第二部分论述自仲景以来诸医家对心悸治则的变化;第三部分为历代治疗心悸的方药的汇总。三个部分既体现了心悸病因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同时体现出中医论治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以《内经》、仲景学说为根基,兴于唐宋金元、规范于明清的发展轨迹,除了仲景学说,重点介绍了金元医家对心悸的认识,这个时期出现了总结与提高的局面,尤其以朱丹溪的气血痰郁论治最具高度,对心悸的诊断治疗也得到了提高,直指导后世医家。治疗上,辨证分型及方药运用越来越详细,且富于变化,由治气虚为本,演变至养血化痰解郁清热安神的治疗大法,辨证分型上更加细化,不同证型给予不同方剂治疗,再次体现了中医治疗的随证辨治的特点。文章中也就经典的方剂加以一一方解,同时重点方剂备有名家注释,也体现出不同时代,医家对心悸的认知不同。在方剂治疗之外,也选取了部分关于心悸的针灸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总之重点突出了仲景及金元、明清医家对心悸辨证论治所作出的贡献。文章最后一节,选取了清朝医家记载的有关心悸治疗的大量医案,医案包括了不同时期,包含了气虚、血虚、气血两虚、心脾两虚、阴阳两虚、阴虚火旺、痰饮的证型及内外治法,从大量医案的记述中,不难看出中医对辨证求因、治病求本、因人制宜等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是有深刻认识的,并且在心悸的防治中也是一贯坚持的。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用户的增加,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无线通信环境的不断变化,移动用户分布的不断变化,移动终端和资费的大幅降低、以及移动用户对移动网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各家
<正>慢性咽炎系咽黏膜的慢性炎症,是现在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
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肺胃实热型慢性咽炎56例,疗程20天。结果:显效21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
将和解适用于行政诉讼领域,在我国目前还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我国行政诉讼法上并无关于和解的规定,但是,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起来,既收到了一定的法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出现,为档案管理事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在现实生活中,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将从电子档案
针对某平衡炮武器系统高、低温内弹道性能异常的问题,建立了平衡炮的内弹道方程,并计算了其常、高、低温内弹道性能。通过对内弹道性能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找出了造成低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构建我国护士参与灾难救援工作时所需的核心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课程开发技术确定灾难护理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教/
The prevalence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is about 0.3% in China, and the number of the AS patients is over 4 million. The stiffness and pain of the spine a
一、背景和目的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是胰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低于1%,每年因胰腺癌死亡的人数居世界癌症死亡病人
中医诊治疾病,必先通过以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继而辨证寻因、审因论治疾病。本文论述笔者恩师,广东省名老中医罗陆一教授,临床运用揣头面切诊辅助断证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