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预警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严重地冲击的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并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次贷危机”发生的问题根源,“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世界金融领域研究的“新宠”。此次“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及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等机构主导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以缓冲下次金融危机突袭时而引发的灾难。
  反观国内,受“次贷危机”影响,在国内货币政策调控下,各商业银行本着审慎原则,逐步缩小其贷款发放规模,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度涌现,“影子银行”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中逐步发展壮大。就在国内影子银行“开疆扩土”的同时,资本市场上“非法集资”、“跑路”、“倒闭”、“诈骗”等现象也层出不穷,广大投资者深受其害。如:云南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理财产品无法兑现至今遥无回应;“e租宝”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等给社会各界造成了恶劣影响,扰乱了社会金融秩序,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国内影子银行的弊端和风险逐步浮出水面,成为国家机关重点关注和监管的对象。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以来,国内经济呈现一番繁荣的景象。国内商业贸易的迅猛发展,各企业希望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来发展经营,经济市场上的资金需求量进一步增大。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影子银行”为国内资金需求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并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影子银行骤然崛起的同时,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却略显滞后,国内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学习借鉴国外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成果、监管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的影子银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监管建议及风险防控措施,极少有学者对国内影子银行及其风险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性地实证研究。
  本文以国内影子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影子银行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其次简要阐述了国内影子银行的概念特征、种类划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其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说明,基于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视角全面了解国内影子银行。然后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风险预警模型,以全面系统地评价国内影子银行风险状况并进行风险预警。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得到预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与建议。具体行文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紧紧围绕国内外学者对影子银行的概念、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阐述,其次对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对影子银行存在风险的实证研究以及如何应对其风险所采取的监管措施进行回顾学习,最后对国内外有关影子银行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为下文的理论分析、研究设计及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第三章:理论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影子银行的研究文献及相关规定,本章首先对国内影子银行概念和分类进行界定,简要介绍了国内有代表性的影子银行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实情分析了影子银行的特征;其次分别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国内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风险隐患;最后针对影子银行监管,分析了国内影子银行的目前的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研究设计。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分析,通过选取国内影子银行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国内影子银行BP神经网络风险预警模型。本章分别从四个维度选取了18个研究变量并构建风险预警研究模型,并介绍了影子银行风险度量方法(因子分析法)。文中所涉及研究指标的具体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国泰安数据库以及有关金融网站,研究并采用SPSS20.0、MATLABR2017b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第五章:实证研究。本章首先利用Excel和SPSS20.0对18个风险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主成分分析,并最终得到汇总因子得分;而后利用极值-均值法估算四种不同风险阈值的评判标准,并对2005年至2016年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状态进行风险评级;最后利用MATLABR2017b对国内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模型进行训练仿真、检验以及预测。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结合实证研究,概括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国内实际,对国内影子银行的监管及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责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通过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能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能够在很多方面获得优势。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往往会从利益相关者、交易成本和契约关系的角度来考虑,但是企业很难确定应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过多,企业财务负担加重,承担过少又无法给企业带来优势。国内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存在同行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