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的尘埃与诱惑——阿来与马原作品比较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四川西北部藏区的阿来,以他不倦的探索与努力为西藏当代汉语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马原也以藏域生活为依托发表了不少作品,1982-1989年七年客居西藏的经历,对马原的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研究者的目光较多地集中在马原的叙事艺术与后现代取向上,对其内在的精神追求进行探讨与研究的比较少。阿来和马原的作品产生虽然不在同一时期,但他们都是以西藏或藏域生活图景为创作背景的作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他们由于民族和个人视角的不同而产生的创作差异进行分析与论述,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两位作家的创作所呈现的迥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以及叙事风格为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可能性。   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先澄清一个论文中用到的重要概念,即论文中所指的西藏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行政区划概念。第二节对西藏当代汉语小说的发展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概括。第三节谈论文的着眼点与写作思路。第一章藏域生活:不同视阈的相同观感,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嘉绒之子与客居汉人,介绍阿来与马原的生平经历、创作概况,第二节雪域文化的呈现与第三节矛盾的创作心态,概括阿来和马原创作的共同之处。论文其他两章将通过具体文本的分析对两位作家创作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每章结尾进行小结。第二章精神旅程:内省与朝圣,对阿来和马原作品中所呈现的迥异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内涵进行探讨,第一节阿来的本土省察,通过尘埃飞扬的痛惜、历史的别样书写、裸呈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境况、欲望的表达与命运的思考几个方面对阿来作品的内在蕴涵进行概括。第二节马原的藏地朝圣,探讨马原的精神追求与作品的深层意蕴,马原客居西藏七年的经历可以说是一次朝圣之旅,他经历了由对藏文化的膜拜到试图融入到无奈返回的艰难历程,这是作家内心的隐痛,他的以西藏生活为背景的作品都被一种孤寂的思绪笼罩,但西部的探险之旅对马原来说并不是毫无所获,他的作品中一直延续着寻找男性、崇尚力量的主题。第三章叙事艺术:魔幻色彩和先锋姿态,探讨两位作家的叙事艺术,分为神秘奇异的魔幻化叙事与叙事圈套中的先锋实验两节。结语部分对阿来和马原形成各异创作风格与不同精神追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其他文献
教学不仅在儿童上学时被接受,而应在出生后就开始接受教育,由家庭辅助进行,即学前家庭教育.家庭对儿童有意识给予动作、情感、教育,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周围的新事物产生
本论文以上海沦陷区时期《紫罗兰》杂志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上海沦陷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面对严酷的恶劣生存环境,上海沦陷区通俗期刊尤其是《紫罗兰》的特
问: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电缆系统,以满足未来10GB以太网络的要求?这一类型的网络应用标准是否已经发布?
自2003年初欧盟公布了、之后,又陆续修订了、、3个指令,尤其在修订的中对“电气设备”进行了重新定义--任何使用交流不超过1000V和直流不超过1500V的电源电压或输出电压,并用
为了厘清桑塔木地区三叠系砂体成因类型,指导油气勘探,利用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研究碎屑岩的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砂体的空间展布、地震反射特征
期刊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较为集中的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所描写的革命者形象和革命斗争生活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论文里,把
自律分布系统ADS(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System)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它打破了原有的传统的集中式或分布式系统的C/S体系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系统框架.在自律
《屈原赋注》是戴震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反映了戴震早年的思想和学术成就,是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楚辞》注本。戴震的治学门径,是以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认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