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粒脉蜡蝉科分类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粒脉蜡蝉科Meenoplidae为蜡蝉总科Fulgoroidea中一个较小的类群,世界原记载23属160种,中国仅记录7属20种。该科昆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多种植物。现阶段我国粒脉蜡蝉科昆虫的研究较薄弱,物种家底不清,大量未知种待发现和描记;粒脉蜡蝉昆虫体小,形态极其相似,部分属种需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才可准确鉴定,而DNA条形码和系统发育研究尚未开展,属间亲缘关系未知;该科在蜡蝉总科中的系统演化地位不明,仍待进一步认证。为掌握我国粒脉蜡蝉科昆虫资源家底,快速准确的进行物种鉴定,了解属间亲缘关系,明确其系统演化地位,本文对中国粒脉蜡蝉科昆虫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研究、DNA条形码研究、基于形态特征及分子数据的系统发育研究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演化地位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分类研究本研究检视中国粒脉蜡蝉科昆虫标本1500余号,记述9属43种,其中含2新属23新种(6种已发表)及建立2个新组合;拍摄成虫数字图像31种124幅,绘制了31种的分类特征图,并提供了8个种的生态照。新属:新脉蜡蝉属,新属Neonisia gen.nov.和直脉蜡蝉属,新属Rectlatus gen.nov.;新种:尖阿脉蜡蝉,新种Anigrus acerbus sp.nov.、细齿阿脉蜡蝉,新种A.serratus sp.nov.、宽阿脉蜡蝉,新种A.latus sp.nov.、角突美脉蜡蝉,新种Metanigrus angularus sp.nov.、膨美脉蜡蝉,新种M.afflatus sp.nov.、双斑美脉蜡蝉M.chromus Lv&Chen,2021(已发表)、斑翅美脉蜡蝉M.guttatus Lv&Chen,2021(已发表)、素美脉蜡蝉M.gremius Lv&Chen,2021(已发表)、单突美脉蜡蝉M.spinatus Lv,Chen&Bourgoin,2021(已发表)、指突脉蜡蝉,新种Nisia digita sp.nov.、垂直脉蜡蝉,新种N.perpendicula sp.nov.、单齿新脉蜡蝉,新种Neonisia unidentata sp.nov.、三齿新脉蜡蝉,新种N.tridentata sp.nov.、多齿新脉蜡蝉,新种N.multidentata sp.nov.、大方小媛脉蜡蝉Eponisiella dafangensis Lv,Yang&Chen,2021(已发表)、山东小媛脉蜡蝉E.shandongensis Lv,Yang&Chen,2021(已发表)、腹突宽翅脉蜡蝉,新种Kermesia abdoprocessa sp.nov.、截宽翅脉蜡蝉,新种K.truncata sp.nov.、圆宽翅脉蜡蝉,新种K.oblonga sp.nov.、褐媛脉蜡蝉,新种Eponisia fuscousa sp.nov.、白媛脉蜡蝉,新种E.pallida sp.nov.、环媛脉蜡蝉,新种E.annuliformia sp.nov.和海南直脉蜡蝉,新种Rectlatus hainanensis sp.nov.;新组合:黑新脉蜡蝉,新组合Neonisia fuliginosa(Yang&Hu,1985)comb.nov.和条纹新脉蜡蝉,新组合N.striata(Yang&Hu,1985)comb.nov.(移自脉蜡蝉属Nisia Melichar,1903)。2.DNA条形码研究最适基因序列筛选:对4个基因序列(COI、COII、Cytb和16S r DNA)的碱基组成、R值、碱基替换饱和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OII和Cytb基因序列属、种间遗传距离重叠,不适于粒脉蜡蝉科昆虫物种鉴定;16S r DNA和COI基因序列属、种间遗传距离不重叠,但COI基因于该科昆虫较16S r DNA基因进化,故COI基因序列是最适于粒脉蜡蝉科昆虫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基于COI基因初步构建粒脉蜡蝉科昆虫7属20种DNA条形码数据库。3.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基于形态特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选取阉蜡蝉属Kinnara三脊阉蜡蝉K.tricarinata为外群,基于74个形态特征开展中国粒脉蜡蝉科9属43种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支持粒脉蜡蝉科2亚科分类系统,粒脉蜡蝉亚科Meenoplinae位于基部,较宽翅脉蜡蝉亚科Kermesiinae原始;属级阶元拓扑结构:((阿脉蜡蝉属Anigrus+美脉蜡蝉属Metanigrus)+(宽翅脉蜡蝉属Kermesia+(三姓媛脉蜡蝉属Tyweponisia+媛脉蜡蝉属Eponisia)+(新脉蜡蝉属Neonisia gen.nov.+(直脉蜡蝉属Rectlatus gen.nov.+(小媛脉蜡蝉属Eponisiella+脉蜡蝉属Nisia)))))。支持2新属的分类地位,其中黑脉蜡蝉Nisia fuliginosa和条纹脉蜡蝉N.striata均与新脉蜡蝉属聚为一枝,支持将其作为新组合移至新脉蜡蝉属。基于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选取欧阉蜡蝉属Oeclidius sp.(登录号:HQ985297)为外群,基于COI基因序列,分别构建中国粒脉蜡蝉科7属20种ML和BI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粒脉蜡蝉科2亚科分类系统,粒脉蜡蝉亚科位于基部,较宽翅脉蜡蝉亚科原始;属级阶元拓扑结构:((阿脉蜡蝉属+美脉蜡蝉属)+(宽翅脉蜡蝉属+(媛脉蜡蝉属+(新脉蜡蝉属+(直脉蜡蝉属+脉蜡蝉属)))))。支持2新属的分类地位,其中黑脉蜡蝉与新脉蜡蝉属聚为一枝,支持将其作为新组合移至新脉蜡蝉属。4.系统演化地位探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以Cicadellidae叶蝉科Populicerus populi和Cercopidae沫蝉科Aeneolamia contigua昆虫为外群,蜡蝉总科17科27代表种为内群,选取2个数据集(PCGs和PCGs+r RNAs),采用贝叶斯法(ML)和最大似然法(BI)对粒脉蜡蝉科在蜡蝉总科中的系统演化地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粒脉蜡蝉科位于系统发育树次基部,处于相对原始的位置,但较飞虱科Delphacidae、菱蜡蝉科Cixiidae和阉蜡蝉科Kinnaridae进化;粒脉蜡蝉科与阉蜡蝉科单独形成一枝,亲缘关系最近,构成姐妹群。
其他文献
设计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将全课教学内容分解为4个教学任务。通过精心创设的情境和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采用观察、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基于国内某时速250 km速度等级的城际动车组平台,开展了动车组用制动盘和闸片的研制。按照动车组用制动盘和闸片技术条件和标准的要求,对制动盘和闸片进行了方案设计,制动盘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等均满足技术要求;通过制动盘热负荷计算,制动盘在最高制动初速度下的连续两次紧急制动工况下的最高温度未超过制动盘的许用温度;最后通过1∶1制动动力试验及疲劳试验,测试制动盘在不同制动工况下的最高
随着我国们可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的考试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考试能用一个好的准备战略来参加考试,提高考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文章从初中地理考试的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地理考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中考备考的对策。
2013年11月,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式将混合所有制视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要积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自此至今,我国的国有企业响应号召,纷纷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合资新设等形式引入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落地。然而近年来,另一种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的混改形式渐渐兴起,已成为我国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务院于2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在混改规模、领域、方式、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其内涵也从民营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外延到国有资本投资入股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中国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发挥着提供就业、创造税收、科技创新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等多个重要功能。然而,民营企业通常面临着
<正>巡察工作是党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强化党内监督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尖兵”“利剑”。党的十九大以来,尤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西局新一届分党组班子组建以来,江西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家局党组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运用“全周期管理”“全链条闭环”的方式,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觉悟、更实的举措不断加强和改进巡察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期刊
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与其它物理或化学方法相比,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水相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中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特性和高催化性能的光催化剂是实现廉价、高效处理污染物的关键。Bi OI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带隙宽度在1.7~1.9 e V之间,可见光响应范围广、能带结构合适,因而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纳米尺度Bi OI存在团聚现象严重、光生载流子易复
让校园变成独具魅力阅读场域,让阅读成为儿童内在的精神追求,是当前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下儿童阅读自我缺席的现状,呼唤校园构建“阅读场”: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建立新型的阅读关系、生成有效阅读策略等。教师应在阅读价值观的传递中,带给儿童积极的阅读能量,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