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逃离?迷失?拯救——论须一瓜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生存状态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ffffffffffffff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须一瓜作为当代著名作家,以其大量的优秀小说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她的小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民众的生存状态,挣扎、逃离、迷失、拯救的生存境况在须一瓜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极具代表的作品可以看出,须一瓜在创作中尊重生活,却又不拘一格;不卖弄文学技巧,却又运用法制工作者的锐利、敏锐和细密的叙事能力,娓娓道来。读她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情,听到的是底层的呼声。   须一瓜在中短篇小说方面成绩斐然,短篇小说对于作为“尾条记者”“头条作家”的须一瓜来讲,这可能是最好的书写方式。她用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灵动的思想。在众多记者兼作家的人群中,她是一个另类。她的小说并没有进行宏大的历史叙事,也很少追逐浮躁的时尚化写作,而是坚守自己的阵线,踏踏实实的写作。她对生活中难以言表的生活细节情有独钟,更多的关注底层民众,通过对琐碎的细节的挖掘呈现出人性和道德的多个层面。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从须一瓜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入手,并对创作的题材、人物形象、主题开掘等方面进行分析。除引言和结语外,文章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章:对须一瓜笔下挣扎的人群进行整理,主要分为挣扎在生存和心理困境中的人们两大类,通过对都市底层人群生活的透视和一些人犯罪的轨迹,揭示了在困境面前人们的求告无门、停滞不前的无奈的现状,以及顽强挣扎,甚至抗争酿成悲剧的事实。须一瓜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他们艰难状况的表层,而是深入挖掘造成人物悲剧的罪魁祸首。   第二章:通过对须一瓜笔下逃离的人群的梳理,揭露了城市与农村之间难以化解的隔膜,以及城市本身存在的危机对人们的影响。逃离的人群的共性在于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一心逃离此地,寻找美好的未来。然而残酷的现实把他们的梦击得粉碎,他们只能被迫回到原点,或者采用更为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无处不在的冷漠无意中传达了须一瓜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城市的罪恶让人们的心灵无处寄托,而对逃离人群的人生选择的书写无疑表明了须一瓜对城市的困惑和迷茫,何处才是我们生活和精神的家园,的确是一个让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第三章:通过对须一瓜笔下刻画的处于女性生存困境中的迷失人群,揭示了女性解放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的现实。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也正在逐渐摆脱男权中心的奴役地位。然而在一些闭塞的地区和一些女性的心中,封建宗法思想的余孽犹存,在陈旧的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身心都在经受着的艰苦的折磨,逐渐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反思自省的能力。须一瓜犀利地指出造成小说中女性灾难的原因,不仅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也伸向了女性自身。   第四章:通过对须一瓜笔下拯救旁人和自我的人群的记述,反映了须一瓜心目中对正义的坚定信念。曲折的故事情节,感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场面,均寄寓了须一瓜对现世的感悟和沉思,善与恶的较量中,小说意外的结局无意中消解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让人们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其他文献
建中少喜绘事,及长勤之,其业愈精。后考入南京师大,师之诸名家,又上追宋元,中及明清,下逮近现代名家,皆心慕手追,渐入古人蹊径也。尤于“四王”“四僧”“八家”着力最多,不
福柯的有关作者的理论,一直被局限于作者功能论这样一个论点上面,我认为福柯有关作者的思想还有隐藏的一面,那就是福柯的身体思想与作者理论之间的关系。我将之概括为身体主体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显著性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普遍应用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中,并且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普遍运用,其中
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代名词,信息技术早已在人民群众的工作与学习中融入,因此,促进了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提升,面对这一情况,大多数学校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了提高波束形成性能,降低波束副瓣电平,对角加载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前并没有有效的理论方法来合理确定对角加载值的大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有效确定对角加载值的自适
曾巩,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继承、发扬“文以载道”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SP的校园考勤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考勤员对出勤信息进行采集,自动生成各类异常统计报表,方便管理者随时掌握学校教学出勤异常信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国古代人们“中外”的观念淡薄,而“古今”的意识凸显,辉煌的历史文明更是促成了“崇古”之风,人们以史为鉴,以古为师,徜徉在古今往来的天地,而绝无媚外崇洋之想。然自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