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启动序列替换提高L-鸟氨酸产量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鸟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谷氨酸棒杆菌是L-鸟氨酸的常用生产菌株。N-乙酰-γ-谷氨酰磷酸脱氢酶(argC)在谷氨酸棒杆菌中是L-鸟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argCJBD基因簇的第一个酶。过表达argC可增强L-鸟氨酸末端生物合成途径,从而提高L-鸟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流量,使L-鸟氨酸大量积累、产量提高。谷氨酸棒杆菌野生菌株的L-鸟氨酸产量为8.86±0.15 g·L-1,在替换高强度启动序列后,L-鸟氨酸产量达10.50±0.03 g·L-1,为野生型的118%,产量提升明显。本研究将谷氨酸棒杆菌S9114菌株发酵培养12 h的样品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其丰度值作为内源性启动序列的筛选依据,筛选获得16个不同强度的启动序列。将其连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并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进行表达。经过对荧光强度进行测定发现,荧光强度值分布在52.0 RFU/OD到5966.8 RFU/OD中,变化范围超过100倍,其中最强启动序列的启动强度为Ptac启动子的3.3倍。选择其中8个启动序列替换argC基因的启动序列并将替换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和产量测定,结果发现随启动强度的增加L-鸟氨酸产量从0.87±0.04 g·L-1增加至10.50±0.03 g·L-1,即产量随argCJBD基因簇表达量的提高而提高。最强的PC624 05210启动序列的替换菌株的L-鸟氨酸产量是野生型的118%。本实验从谷氨酸棒杆菌S9114中筛选并验证了 16个不同强度的启动序列,为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调控提供了丰富的控制元件,也为L-鸟氨酸的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酶的理性设计可以使用数个碱基的突变带来酶性质的巨大改变,这种对基因组修饰极少即可控制代谢的方法在代谢工程方面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给后续的改造奠定方法基础,本研究开展了酶的理性设计工作。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模拟筛选和人工筛选,得到两个酶活分别提高2.5和2.1倍的突变体。通过结构分析发现,突变削弱了催化位点上方盖状结构的密封能力,使催化中心露出从而导致催化效率变高。该实验为酶的改造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多目重构研究中物体表面获取和凹陷区域恢复的难题,提出采用窄带图切割的可见外壳和多目立体匹配相融合的方法.在可见外壳的拓扑约束下,通过最小化能量泛函使得重构表面与多目立体匹配得到的稠密点云形状一致;并利用窄带图切割计算能量泛函的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重构封闭表面和凹陷区域;窄带图切割在获得最优解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与全图切割相比速度提高了3倍以上.
面向支持电压岛的NoC平台,定义了可靠性约束下的能量感知NoC映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能效变化率驱动的启发式算法,嵌套于NoC设计空间的搜索过程中,在IP核映射解的基础上实现各电压岛的电压映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显著降低NoC能耗,并高效地确保NoC通信的可靠性要求.
综述了“温控相转移催化”的原理,温控膦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水溶性极小的底物高碳烯烃的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改进了胆汁酸诱导体胶束(CHAPSO)涂覆在ODS载体上制备静电离子色谱固定相的方法,以纯水为流动相,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研究了硼酸溶液中硼的形态、分离条件,并对色谱峰进行了解析,此外,还对硼酸
将质量分数25%甲霜灵、58%甲霜灵+代森锰锌、质量分数72%霜脲氰+代森锰锌、质量分数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质量分数68.75%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25%嘧菌酯、25%双炔酰菌胺、50
糜子有粳糯性之分,在山西省称粳性为糜子,糯性为黍子,营养价值丰富,是粮饲兼用型作物,在山西省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从晋黍10号播种地的选择、施肥、播量与播
藜麦因其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成为食品加工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除此以外,藜麦还具有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在饲用方面
水稻是普宁市晚造的主要种植作物。晚稻穗大粒多,需肥量较常规品种多,掌握好晚稻的施肥技术,对实现晚稻高产高收、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晚稻需肥特点,并提出
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螺旋藻中提取得到粗多糖经环流泡沫分离去除蛋白和SephacrylS-100柱层析纯化后得到一种糖蛋白。经SehphadexG-200和和凝胶电证实所得的糖蛋白为均一组成;